香港日报

服装业的转型之惑:走不出的过去

2023-11-26 15:07:00 阅读(2279)

「导读」虽然衣食住行关乎每一个人,关乎每一个人的每一天,但是对行业以外的普通人来说,只要有衣穿,有合适得体的衣穿,服装业的好坏无关自己痛痒。这两年,服装业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

虽然衣食住行关乎每一个人,关乎每一个人的每一天,但是对行业以外的普通人来说,只要有衣穿,有合适得体的衣穿,服装业的好坏无关自己痛痒。

这两年,服装业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从生产到销售,日子不比其它行业好过,经济环境,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产业转型,社会综合转型,这一切,都倒逼服装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同时进入悲喜交加、痛痒交集的时代。

这个令服装业分外纠结的年代,阵痛大于欢乐,但是希望却大于隐忧。

2016年的服装市场,已经在风雨交加、冰霜相逼的经济环境里捱过了四分之三的时间,表现平平的层面下,是业界波澜汹涌的忧虑。

2016年1-6月,国内专业机构重点监测的42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成交额达到4303.86亿元,同比增长6.16%,同比增速高出2016年1-3月1.88个百分点,高出2015年1-6月1.87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纺织工业增加值增速0.34个百分点。

其中,22家市场成交额同比上涨,上涨市场总成交额达到3780.91亿元,平均增幅为8.06%;20家市场成交额同比下降,下降市场总成交额达到522.95亿元,平均降幅为5.80%。

从流通层级来看,42家重点监测的专业市场中包括24家产地型专业市场、18家销地型专业市场。2016年1-6月,产地型市场成交额达到3790.45亿元,同比增长7.39%;销地型市场成交额为513.41亿元,同比下降2.08%。

以上检测结果和数据,2106年服装市场给人的感觉是四个字:增长乏力。

一个经济年度,至今时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这个行业的表现看来注定不再会有大戏上演。未来的2017年,既然已经有了这种铺垫,想要重新搭台唱一出繁荣的戏,同样并不乐观。

因为服装行业明显已经到了一个彷徨焦虑的十字路口,需要质变型的突破,期待快速的综合转型。然而在这个科技、文化、经济全方位面临复杂转型的时代,一个产业期待的安全转型,显然不么轻松。

当前的服装市场,困境与机会并存,痒与痛同在。发现并解决尖锐的问题,客观冷静面对目前的行业现状,寻找突破,走出困境,需要我们具备睿智的眼光、战略的思考、传统的突破、理念的升级。

梳理一下长期以来服装行业的积弊积痛,你会发现,今天的局面绝不是“阵痛”。

1、理念陈旧,转型艰难

面对目前服装行业的处境,很多人一定会不假思索的说服装行业的寒冬期来了,这是经济大环境、经济大环境、互联网商业冲击造成的。

但是,我要说的是,行业转型、企业转型、商业模式转型、市场营销体系转型,莫过于思想转型、理念转型最迫切!我们的很多企业家和管理者,在全球商业模式集体转型大背景下,在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谋求发展,仍旧没能突破传统思维桎梏与经验轨迹。

机会主义和功利主义是很多中国企业的“基因”,这种“基因”不改变,转型很难。

推进转型升级, 首先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头脑应该实现转型升级,以现代化企业建设为明确主线、以品牌价值塑造为目标,以绿色生态人文为现实路径,以信息化数据化建设为重要手段,树立企业家和企业、品牌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产品研发的市场导向能力,产品营销和市场营销的时代感、专业性,全面提升技术、产品和管理服务的水平。

2、草莽经历,转型无计

服装行业遭遇今天的困境,固然有经济环境和时代变革的原因,但是说句“冒天下大之不韪”的话,也是自己“作的”。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整个社会还没有走出“物质贫乏”时代,那是,连原始的产能都十分低下。几乎所有的行业、所有产品都处于卖方市场,尤以食品、家居、服装等快消品行业为代表。很多城市,莫名其妙出现“抢购风”。服装业就是当初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时光过去了二三十年,仍旧没走出“过去的辉煌”。

在南方一带,服装厂和服装作坊快速兴起,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应运而生,在物质匮乏时代,在没有经验的消费者面前,对于几乎所有的服装产品来说,“质量”似乎是个陌生的名词,花色款式决定了一切。生产加工者随便给它起个名字就有了代号,那些读不懂、拼不到一块的洋文汉音“商标”名称更是遍地泛滥,连仿冒都省了。那时,市场饥饿,文化贫瘠的商业环境,萝卜快了不洗泥,出锅就上盘子。假冒伪劣大行其道,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尚未与世界接轨,服装行业好似法外之地;由于标准缺失,监管部门职责不清,不具备这方面执法行政的专业性、经验性,所以这个市场一直滥了几十年。

因而,一旦面临行业转型,那种无奈和束手无策就不足为奇了。

试想,几十年来,如果不是快时尚的兴起,如果不是大陆刮起“韩流风暴”,扳起指头数一数,你能找到几个叫得响的国产服装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