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力何以闪耀世界
2024-03-06 08:31:59 阅读(7152)
新华社记者樊宇
近期,中国创新元素闪耀两大国际展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技术“盛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在5G-A、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布创新产品。在已有百年历史的日内瓦国际车展上,中国车企展现出“绝对一流、前沿的科技实力”。
5G-A商用元年,中国企业成为中坚力量;新能源时代,中国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在数字技术、新能源等全球竞争的重要赛道上,中国的创新力成为新兴产业孵化器、传统产业升级推进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观察到中国企业正在走入舞台中央。”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说,没有中国企业的积极参与,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就无法真正体现其全球本质。正如他所言,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实际上,不仅是近期的两大国际展会,从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到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再到日本国际机器人展,近几年的国际行业展会上,中国企业踊跃参展,发布的前沿技术产品持续“吸睛”。中国积聚的创新势能、科技创新结出的累累硕果,让世界眼前一亮。
国际展会的中国高光时刻,离不开中国对创新力的长期培育。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高新技术企业约40万家。2023年,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科技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也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的同时,5G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占比超过60%。传统产业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互相促进,中国创新能力与日俱增。日本《日经亚洲》网站评论说,那些对中国经济持悲观看法的人忽视了中国大力培育的创新能力,中国持续增加对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创新力的提升源于供给能力、需求潜力和要素禀赋的加持。从供给能力看,中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从需求潜力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庞大,消费结构也在迭代升级,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发展,孕育着广阔创新空间。供给侧创新激发新需求,由此形成推陈出新的正向循环,持续增强新动能。《哈佛商业评论》报道称,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高度融入为中国赢得创新优势提供强大动力。从要素禀赋看,中国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拥有世界第二大“数据富矿”的中国,应用场景丰富,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根植于鼓励创新的制度、崇尚创新的文化和孕育创新的土壤。中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科技事业进行了全局性、长远性战略谋划。中国政府在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上不懈努力,不断提升政策对创新的适配性,同时更加重视通过金融、税收和财政等市场化政策工具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政府的自上而下与企业的自下而上相贯通,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奔涌。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近期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高质量专利数量体现出在“绿色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德国之声援引德国《商报》的报道说,中国在专利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得益于中国长期的产业和科研战略。
中国的创新要素资源丰沛,政府正在以全球视野谋划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数字转型和绿色发展,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日益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成功,是中国企业奋斗的成果,更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沃土滋养的花朵。将其置于中国整个产业发展逻辑、政治经济体制和国际创新竞争的大背景下,便会深刻理解中国创新力源头之所在。
“惟进取也,故日新。”创新是经济的活水,今天的中国,处处可以感受到“日新”的气息。“新”潮澎湃的中国不仅经济展现出创新发展的良好势头,也通过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和世界一起书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