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报

复苏之路漫漫 香港旅游业需洗脱负面形象

2024-12-24 阅读(7316)

「导读」 资料图:大批游客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观看绚丽多彩的夜景。王东明 摄据《香港商报》报道,香港旅游业令人忧心的事一桩接一桩,今年上半年访港过夜旅客人数,按年减少了3.8%,而踏入下

资料图:大批游客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观看绚丽多彩的夜景。王东明 摄

据《香港商报》报道,香港旅游业令人忧心的事一桩接一桩,今年上半年访港过夜旅客人数,按年减少了3.8%,而踏入下半年,7月份整体旅客人次更大跌8.4%,当中内地客减幅近一成,连作为香港最具特色、旅客必到的传统景点之一的海洋公园,暑假期间的入场人次都下挫15%。连锁反应下,零售业首当其冲连跌五个月,酒店业亦沦为重灾区,入住率和房租双双下跌。从目前的走势看来,下滑的趋势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香港旅游业必须要有策略性的考虑,加大自救力度,以保有力量度过寒冬。

今日香港旅游业寒冬来临,原因极多,有外围经济疲软和港元汇价转强的理由,有香港欠缺新景点,吸引力大不如前的因素,但须指出的是,恶人当道,吓怕游客,黑店欺客瞒价骗财,对访客挑挑拣拣嫌贫爱富,使香港旅游形象严重受损,由此形成的赶客效应,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辱客赶客 旅客却步

事实上,香港旅游业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正是今年春节期间,大批内地客赴港采购年货时,多次遇到激进组织以“反水货客”为借口,辱骂骚扰、围堵商铺,导致商铺不能正常营业,更多次出现肢体冲突,上演暴力场景。示威者聚集闹事,对内地客肆意谩骂侮辱,态度恶劣嚣张,行为粗暴无礼,闹出的动静不小,许多内地旅客固然裹足不前,不少海外旅客也避而远之。可以看到,从3月开始,访港旅客数字和消费双双调头向下,至今看不到好转迹象,旅游业不景气造成的经济民生影响,亦已经逐步浮现。据政府统计处公布,7月份零售业总销货价值按年跌2.8%至376亿元,数字除差过市场原预测的1.2%跌幅外,亦创五个月连跌纪录,以致零售业员工佣金减两至三成,旺区街道上“吉铺”愈来愈多,酒店业成为另一重灾区,导游放无薪假转行。

曾几何时人们还在讨论香港“人满为患”,不愁没有客人上门,岂料突然就被弃如敝屣,内地游客都转往别的旅游城市观光、购物和消费去了。激进组织辱客要负主要责任,而香港社会或多或少,给人以对这种极端排外示弱、纵容甚至默许的感觉,亦是帮凶。到现在,无论去到内地任何城市,当地人谈到香港时,一定是说“既然不欢迎内地人,也没有多大兴趣到香港了”,至少说明对内地游客来说,香港未必是“必需品”,非要“到此一游”。

宰客拣客 雪上加霜

令香港旅游形象受损的,其实又何止这帮激进组织?近年香港黑店宰客事件不断重演,专打内地客主意的现象最为严重,不法商家或行骗、或误导,坑蒙消费者,引发不少投诉纠纷,早前就有药房被揭发将原价198港元卖出19800元的“天价黑鬼油”事件,其他诸如层出不穷的“强迫购物”,旅行团货不对办等,简直是自毁根基,同样大大影响旅客来港意欲,所造成的负面观感也需要长时间来弥补。可笑的是,到现在还有人以“优化旅客结构”的名义,堂而皇之以内地游客逗留时间的长短,消费能力的高低,以及购物选择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三六九等,这边刚刚对深圳户籍居民实施“一周一行”,那边就提要求希望扩大内地其他自由行城市,吸引高消费过夜客,传递出对来客“嫌贫爱富”、“挑三拣四”的错误信息,如此败坏香港声誉,无疑令本就备受打击的旅业雪上加霜。

香港获选为亚洲最不友善的城市不是没有原因,正所谓赶客容易请客难,也意味着香港旅游业复苏之路漫漫,如不做好自我反省,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救,想法洗脱负面形象,再怎么通过降价促销、增加景点等方式来努力振兴旅游业,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