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报

黄文科:原丹东日报资深记者杜成平散文集《心籁》序言

2024-06-04 08:57:30 阅读(3002)

「导读」杜成平是我人生间接的领路人。

杜成平是我人生间接的领路人。

小时候,生活在乡村,因为三哥文华做过一段时间乡报道员的缘故,我便懵懵懂懂知晓这是一条能走出去的途径。报道员中,有的发展好,可以从大队到公社,有的更令人神奇地干到县里。有的摇身一变,竟然成为大队或公社的干部了。三哥的同学王志发就是走出这条“终南捷径”。

杜成平与王志发一样,从大队里写到公社,再写到县里,最后写到丹东市,不知羡煞多少同代人或后来者。后来,我熟悉的属于成功人士的朋友中,曾武、郑庆铎、姜善堂、王远杰、张烈夫、车仑都属于写而优则仕,而王志发、杜成平等从一而终,从大队报道员、公社报道员、县报道员,最后到丹东日报社记者,人生之路是用手中之笔走出来的,在党报这个媒体上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那时候,在报纸上看到他们的大块文章,总让人羡慕不已且热血沸腾,他们不知道,远远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农村少年名叫黄文科,在姑姑家的土炕上,在学校的报亭下,默默把他们当做自己人生的标杆和榜样。

1987年底,我从乡下国有煤矿调到市内工作,也是因为发表若干文学作品,找到属于我自己“终南捷径”。一段时间里,我钟情像杜成平们那样当一个记者,这个职业接触社会广,不刻板拘束,有干头,也就是这个缘故,当一个记者曾经是我迫切的“人生梦想”。我也当过记者,电台接近4年,报社7个月,只是兼职记者。当正式记者也有机会,有的媒体已可以落关系了,我却没把工作关系落下,我在职业的选择中经历世态炎凉,也在不如意的倔强中似乎看透了什么,折腾了几年,我就干脆断了当记者的念想。

我与成平兄相识不算太晚,约在1990年初,后来交往多了起来。成平兄早已因为文章暴得大名,他的经济评论很见功力,常常头版头条隆重推出,在全市上下一片好评。他的通讯文章也很有文采,我在编辑的报告文学集时也有合作。特别是理论评论,能驾驭此类文体的人不多,而他却得心应手。成平兄心宽如海,所写的理评文章别具味道。

在报社,成平兄算是全能型记者,我对他的评价是,才高八斗,白纸一张。我知道成平兄的才华,2016年,我推荐他完成丹东市宗教志稿撰写,后来又邀请他撰写《丹东市志(1986-2005)》总述,志体与新闻体相差甚远,成平兄不厌其烦接受修改,我们是文气相投的人,在艰巨中更加知心。

早就知道成平兄进行业余文学创作,也读过他发表在报刊上一些散文,相对于他散文的技法,我最喜欢情感表达上的朴实无华,一如其人。诗友张忠军在世时,跟我说过:“老杜出散文集时,你一定给他写序言。”我和忠军达成的共识,成平兄是值得我珍惜的真心朋友。2021年三四月份,成平兄把散文集整理出来,送到我单位,让我给写个序言。兄弟一场,我只有接过来,用眼睛里的心和他文字里的心碰杯,对得起敬爱的成平兄真诚相求,对得起忠军诗兄生前的嘱托。

由于2022年疫情持续爆发,又加上单位有更急的案头文稿要赶出来,只好把成平的事一拖再拖,一拖就拖到眼下2023年8月。这期间,成平兄得过面瘫,耳朵也有些发背了,我心中惭愧不已。我就只有选择将出版社书稿放一放,重新阅读成平兄的散文集《心籁》,重新做读书笔记,一做就十多天。这个序言也就在中间隔了两年,只有再续前缘了。

《心籁》分梦魂乡关、情系绿荫、月夜絮语、书海探骊、岁月留踪5辑,收录散文133篇。杜成平的散文充满着力量,这力量来自哪里?当然是他个人自带光芒的成长经历,从一个还乡青年到大队报道员、县教育局报道员、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驻县记者、丹东日报社记者,这人生从底层一路走出来,本身就充满着奋斗者的人格力量。

作为报道员和记者,三十多年来,他以报道员或记者的身份,最直接、最有感触切入伟大的改开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他的散文中当然有他作为记者的脑力、脚力、笔力和眼力。作为一个作家,他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从广泛的阅读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和文学的力量。有志青年、记者和作家三种身份的混合塑造,三水合流,当然成就成平兄澎湃激荡的人生。

通读成平兄散文集的《心籁》,总的感受是,从他的散文时间的维度来看,所记述的内容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纵向贯通六十多年的峥嵘岁月,虽然是个人成长史、心灵史的呈现,然而却也是一部或深或浅折射出的当代史。

他的散文从空间维度来看,不仅真实深入记录中国社会的林林种种,有的真的切入到深处。由于有相当一部分散文属于文化散文,写到古今中外,且表现出思想的深刻。总体而言,成平兄这些散文的立场多变,有的就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写作的目标就是忠实记录他所见所闻所感,他的力道在于为人民鼓与呼的干预立场。

那些文化散文在以文化己的过程中,总是饱含深情与古今中外文化圣贤急迫地深情地对话着,并试图以哲学的方式寻找到困惑当下人们的答案。他的乡愁散文具有表现现实人生中真切而美好人性的艺术力量,且有相当年份的沉淀,更加隽永感人。

从少不更事的乡村少年到一个有成就的记者和作家,虽然有时代的因素,但你又不能不说,成平兄自己培养了自己,他的散文集《心籁》证明他的人生钢铁怎样炼成的。

一、杜成平散文的情感特点是记述乡愁

一个成熟的作家,一定知其所来,还要记其所来。成平兄的散文相当一部分内容记述的是乡愁。散文《窗口的灯光》令人泪目:“念中学的三年,只要我上晚自习,母亲总是点亮那盏煤油灯,放在北窗台上,一直等我进了家门。锅里还煨着一碗饭和一碗菜,母亲在灶房看我吃完饭才熄灯睡去。那时我家的窗子是用当时一种又厚又黄的毛头纸糊的,煤油灯光照在窗子上,尽管微弱昏黄暗淡,然而对一个夜行人来说,却是那么温馨明亮。”“母亲同父亲辩解说,咋就无用?孩子一出校门到处一麻黑儿,能看到光亮儿,这心就稳当不慌乱,这灯就是给孩子做个伴儿!”

散文《冬雪》中,不仅写到村里孩子们滑雪的快乐,也写到滑雪后父母亲烤干湿棉衣绵裤的情节:“回到家里,孩子们棉衣一脱,钻进热乎乎的被窝一头睡去,而父母们则把湿漉漉的开花棉衣棉鞋缝好,腾出热炕头,扒开热火盆里外烘干,又把棉衣塞进褥子底下……”

散文《遗憾》中写道,病危的父亲想吃新鲜葡萄,冬日里无从买到葡萄而父亲就去世了,第二年在父亲的坟上,将“大兜新鲜葡萄一粒一粒地掰下摆到供桌上,跪在地上,一遍一遍地对父亲说对不起,儿子没能尽到孝心。”都具有夺人眼泪的情感力量。

散文《回家》这样记述已失明的母亲半夜烧炕的情景:“又听灶房有动静,屋门玻璃有闪亮,这时墙上挂钟已敲响零晨三点,我伸手摸摸母亲却不在。我穿衣下地,拉开门发现母亲坐在灶前正往灶里续柴。我问母亲咋起这么早?母亲说怕你冻着,就起来再烧一遍炕。我心里一热,鼻子酸了。母亲的这一做法和父亲在时一样,我每次回来父亲都要半夜起来烧炕,总怕我冻着。灶火映在母亲的身上,仿佛一尊雕像,一扫平日的懦弱,显得那样博大。我蹲下来陪母亲一块儿烧火。过了一会儿,母亲问我在外过得好不好,我说也好也难。母亲说,你爹在世说,不易就回来。我没有做声,我无法回答。”

还是在这篇散文中,有失明的母亲站在房头为儿子送行的情节:“第三天,我将返城。吃完早饭向家人告别。母亲拄棍出院门送我,侄子用摩托车载我到镇里乘车。当客车驶到山头时,我望见河那边老屋的白墙下伫立着一个人影,直觉告诉我那是母亲在‘望’着我的离去,每一次都这样,直到车已走远,母亲还立在那里望着、望着。”乡愁不仅仅体现在浓浓的亲情上,他还怀念某个手艺,姐姐做得刺叶汤、母亲包的端午粽子,家乡正宗的杀猪菜、家乡独有菠萝叶饽饽,这些具有民俗价值的风味还顽强都存在着,只是作家远离这种环境,过去的就变成了怀念。

成平兄还有六篇记述消失的乡村事物,电视、手机替代传统说书的,磨米机、打浆机、脱粒机取代石碾石磨,农用机动车取代马车、牛车,脱谷机取代连枷,自来水取代水井,机耕取代畜耕,虽然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可是那些消失的生产生活方式,隐藏着多少代乡下人的悠悠怀思。

二、杜成平散文的历史特点是以文证史

他的乡愁散文中,有几篇文章清晰准确记录不被人所知的某个历史细节,并且有着重要的历史意味。这也对于成平兄而言,未必有这样的历史自觉,而是文章所提供的内容生发出来价值和意义。

在散文《怀念辉煌》中,记述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伯父和父亲为减轻家中推碾子拉磨的劳动强度,买了一头驴,被教书的堂哥命名为“辉煌”。由于辉煌很能干活,“全家都把它当成重要一员,每天晚上伯父和父亲几次起来添草料,逢年过节还给加精料,撒些豆饼玉米高粱之类,冬天给它盖个暖和的棚子。”如作家所言:“灾年像是一觉醒后说来就来,”人们没有粮食吃,“先是吃糠,然后是野菜树皮,最后连庄稼秸棵都用来充饥”。辉煌在灾年,不仅吃不上精料,连玉米秸子被人吃掉了,加上自家和邻居“每天不停地磨树皮碾秸棵”,毛驴“辉煌”在磨道上“轰然倒下”。毛驴辉煌的悲剧也折射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人的悲剧。

散文《荒年》除了记录生产队食堂诞生经过,作家明确定义荒年为“通常所说的三年自然灾害”。作家真实记录了“荒年瓜菜代”的辛酸历史:“荒年一开始,生产队分给每人每月定量大概只有7斤口粮,无论如何也不够吃,于是响应政府号召搞‘瓜菜代’,冬吃谷物桔棵等替代品,春夏吃野菜树皮。那时的人们每天都到山上采野菜,采回后做菜汤菜团子,凡是能吃的都变法儿做,用来填充饥肠辘辘的肚子。野菜吃光了,就去掳树叶,扒树皮,什么榆树叶、桑树叶、柞树叶、榛柴叶等,凡是无毒的,都采回来加工成食物,其实做法十分简单,不过是把采来的树叶用开水焯一遍祛除苦味,控干后放进簸萁里,一边扬面粉,一边晃动,使之滚成团,再上锅蒸成面疙瘩。所谓‘面疙瘩’其实只有表面一层粗粮面,里面全是野菜或树叶,吃到嘴里全是苦涩。”

还有,“前街与我一般大的袁玉俭,因为天天吃玉米骨粉做的窝窝头,肚里没有油水,几天屙不下来屎,屎卡在肛门就是屙不出来,憋得满面青紫,两眼暴突,嗷嗷嚎叫,只得脱了裤子,撅起屁股,让他母亲用手一点一点地抠,抠出来的全是玉米骨渣,一点臭味都没有。其实屙不下来屎的岂止这一个,堡子里大部分人家都有抠屎的经历,只是不好意思说罢了。”

在这篇文章里,作家还写到自己到生产队里花生地偷吃伴有农药的花生种子被抓,偷吃生产队里蓖麻种子昏死过去一天一夜的经历,令今天的人们触目惊心,作家提醒今天人们“所欠缺的恰恰是‘国难’这一课。”

还有一篇散文《大寨田》,今天的人们大概难以知晓梗概,成平兄以自己亲身经历,记述打石块、修梯田、闸沟造田、造海绵田等种种违背科学和实际的形式主义。作家感叹道:“然而许多地方的学大寨活动却推演成为形而上学,留给后人的是一个个形式主义活标本。历史不能湮灭农业学大寨的功绩,然而历史也无法掩饰曾经发生的荒唐。”

三、杜成平散文的文化特点是以文化己

成平兄的内心世界充满着对文化的崇拜,这是他成就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强者的途径。我曾说过,严格意义上说,不是什么人培养了杜成平,而是杜成平自己培养了自己。初中毕业后,他在生产队里劳动三年,自然懂得生存的艰辛。凭借文字,生命的奇迹发生了,他做过短暂的大队报道员,民办教师,县教育局的报道员、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他一直头脑清楚,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必须使自己的文字更加出色,那就少不了阅读,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与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保持对话的状态。这样,他不仅熟悉和掌握对应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也在新闻报道中有阅读带来的自己的独立观察和思考。

第四辑书海探骊中,成平兄以35篇的规格,呈现出文化朝拜的心路历程。与古今文化名人孔子、老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范仲淹、苏东坡、王国维、辜鸿铭、章太炎进行恭敬而急迫的对话,有些地方是洗耳恭听,有些地方是一同思辨,有些地方似乎有所抽身,与现实相联系,他在寻找困惑当下的属于自己的答案。

相对而言,他更钟情于庄子,在一个僵硬不化的社会环境里,庄子给他崇尚自然和自由的哲学思辨,甚至他也迷信无为而治和无为而生的人生境界,看到庄子哲学中自在快活的人生在现实中的可能性。成平兄又遭遇自然主义作家梭罗,他如入桃花源的一样走入凡尔登湖,实现在凡尔登湖中自然主义人生,以此来反对工业化和市场化对自然和人的压榨,自觉对现实物欲化、市场化的社会进行彻底的疏离。他给自己以出路,他给时代以出路。

四、杜成平散文的哲学特点是无常物哀

这部分散文属于意外的有分量的收获。第五辑中的散文《山里红》,有些小说的味道。生产队里来了一户“五七战士”,妻子送来后就返城,留下哮喘病的丈夫和十二三岁的女儿在山里安家。虽然家里正在经历下放和父母要离婚的变故,被称之“小红孩儿”或“山里红”的女孩儿,表现出积极活泼乐观的天性,能歌善舞爱劳动,甚至采晒山里红干,送给各家各户。这个时候,山里红的爸爸接到妻子离婚的电话,不久抑郁而死。山里红的妈妈处理完后事,便带着山里红回城。送行的细节感人而忧伤:“面对黑压压的人群,红孩儿泪流满面地给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尽管依依不舍,但还是被妈妈多次强行拉上车。车开动了,人们跟在车后头送行到村头,直至看不见……”人性中的善良支配人们,一直惦念寻找山里红的下落。

散文《远山的回响》写一个扎根乡村女知青悲苦的命运,为给丈夫治病丢掉当教师工作,为病重的公婆放弃回城工作的机会,最后成为一个卖茶蛋的流动商贩,女知青的漂亮和芳华凋落了,名噪一时的知青典型也成为过眼云烟,这个女知青的一句“能替小刘尽孝,我活得有用,值了”的话令人泪目。

散文《山乡情愫》写的是乘坐大客车途中午餐在小卖店邂逅早年恋人英子,引出当年代职乡下调查与房东女儿英子的朦胧爱情,英子被介绍海城一个有钱人家,可是英子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自己的爱情选择。结局却是“听了这话,我怨自己伤害了一个女孩的纯情,然而一切无可挽回,只能愿她有幸福的一生。可是,英子终没幸福。”这故事都具有物哀美的哲学深度,道出人生之美好和美好之后的人生无常。

还有一篇散文《女生》也很特别,是初中同座女同学“小老太太”,我曾经故意弄坏椅子看她摔在地上的笑话。工作后,见到这位女生,我怀着忏悔的心理想赔礼道歉,女同学“突然说:中学时代,我们什么都不懂,今天才体会到同学感情的珍贵。听了这话,我差点掉泪。”不久听到这位女同学故去了,文章这样写道:“就是那位‘小老太太’,不久前患肺癌去世了。听了这话我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老同学说,其实‘小老太太’早在念初中的时候就有肺病,所以显得很懦弱,做医生后经常带病工作,重了也不吭一声,乡医院效益不好,她自然不肯开好药治病,就这么挺着熬着,终于熬倒了。”忏悔是一个人最好的人生修为,有了忏悔的心智,这个人才能从世俗的人生走出来。而这些忏悔,都具有物哀美的悲剧性。

如果说成平兄的散文有什么不足,我想他一直在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有些犹豫不决,有的篇章不是将两边的力量最大限度的融合,而是单边发力。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有的篇什显得沉淀不够,蕴藉不够。有的文章在结构上惯性喜欢平铺直叙,文章看山不喜平,节奏感明显不足。不过,这部作品是杜成平一座生命的丰碑,不仅记录他的成长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他的进取、善良和灵魂的高贵。(完)

作者/黄文科

作者简介:

黄文科,男,辽宁凤城人,1962年5月出生,原丹东市史志办公室、丹东市档案馆等部门负责人。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作家。出版诗集《生活事件》等11部;出版文学评论集《在诗中等你》《九月花开》(与人合集)《与缪斯凝神》。

黄文科从事丹东市地方志、地方史研究多年,主持编辑出版了《丹东抗日文献会要》、《丹东抗日诗文歌谣选》、《个人口述中的丹东抗日史》、《丹东抗日游击区》、《丹东解放战争志》、《丹东抗美援朝志》、《丹东市志》等,是丹东市党史专家,辽宁省和国家地方志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