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交汇育文昌——解码古城扬州的文化自信样本
2025-01-11 阅读(5634)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扬州考察调研时这样评价这座古城。
这里处江河交汇之地,望运河帆影、枕长江涛声,与中华文明两大“动脉”结成命运共同体;这里因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无数名篇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脍炙人口”的城市之一,“烟花三月下扬州”令多少人心向往之。
一艘观光船驶过古运河湾(无人机照片,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 摄
“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昔日运河原点,再担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任,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悠远的文脉传承为古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好地方”开启新篇章。
水运水韵,文脉滔滔
由长江入运河,瓜洲古渡、运河三湾、瘦西湖……“运河十二景”串珠成链;市中心,始建于明代的文昌阁重檐攒尖,仍是城市地标;园林修造、古琴制作、雕版印刷等传统非遗活跃在街巷间……诗画扬州,古今辉映。
万里长江东流,千里运河纵贯,距离扬州主城仅30分钟车程的瓜洲古渡,正位于两条中国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点上。唐代鉴真东渡曾五过瓜洲,北宋王安石也曾“泊船瓜洲”。如今,瓜洲古渡风景区已成热门“打卡地”。
“开邗沟,筑邗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以邗沟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河流。自此,春秋筑城,汉置郡国,隋通运河,唐开港埠,至宋元烽火,明清兴衰,扬州几度富庶繁华,历尽废池乔木。
扬州市中心的文昌阁(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 摄
“这是一座通史式的千年名城,兴衰与大运河息息相关。”知名运河文化学者顾风说。扬州曾凭借漕运之利成为“南北要冲,百货所集”,后随漕运、盐运废除和铁路运输兴起,一度沦为文人笔下“僻处江北,斗大一城”。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牵头城市,扬州共有10个遗产点、6段河道跻身世界遗产,也成为江苏省唯一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带国家规划核心区的设区市、全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建设城市。运河原点城市,再获发展机遇。
昔日南粮北运,如今南水北调。位于江苏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一块刻有“源头”字样的石碑静静矗立。每年,有数十亿立方米长江水从这里输出,润苏北、济齐鲁,送至千里之外的华北地区。
昔日水工景观,如今文化地标。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郭光复舍直改弯,把古运河100多米长的河道变成1700米,实现了抬高水位、驯服急流,留下“三湾抵一坝”的水工景观。如今,三湾风景区草木葱茏,水蜿蜒、路逶迤、景连绵,人们乐享其中。
水运水韵,脉动千年,生生不息。历尽沧桑的大运河扬州段,不仅从未断航,更以前所未有的贲张活力,肩负新的使命。
这是2022年5月25日拍摄的扬州市运河三湾景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博 摄
入夜的三湾畔,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宛若一艘巨轮横卧,紧邻的大运塔在明暗交错的灯光下熠熠生辉。今年6月16日,这项展示中国大运河全流域、全历史周期的标志性工程迎来正式开放两周年。开馆以来每天1.8万张免费预约门票常常秒空,参观者突破400万人次。
运河边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无人机照片,2021年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季春鹏 摄
“从零藏品、零展品,到获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精品奖、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得益于千年运河文化的滋养。”馆长郑晶说,“博物馆收藏过去,面向的是未来。”
古城焕新,近悦远来
有着千年历史的东关街上,市民杜祥开用自家平房与天井打造出“祥庐”,小桥流水,亭台假山,锦鱼畅游,匾额楹联。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自己动手,占地约120平方米的民居院落,硬是腾出40平方米造园。现在一有时间,杜祥开就会敞开大门,欢迎慕名而来的游人“打卡”。
晚明时期,文人计成在扬州写下造园宝典《园冶》,首次总结出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式造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想。杜祥开说:“祥庐虽小,但与‘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理念一脉相承。”
游客在何园参观游玩,何园被称为“中国晚清第一园”(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 摄
全长700米的仁丰里,有着清晰的鱼骨状街巷体系。因为爱上古街巷,巴西人约瑟夫和扬州人高海霖在这里合开了家西餐厅。“在这里能看到扬州城的‘里子’。”70岁的高海霖说。
2500多年的建城史,为扬州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存。古街老巷纵横交错,串起了名胜古迹,也收藏市井风情。
早上“皮包水”,品尝扬州早茶、蟹黄汤包、大煮干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晚上“水包皮”,体验“扬州三把刀”沐浴、修脚、采耳、美发等非遗技艺,享受扬州人的精致生活……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今年1至5月份,扬州58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769.74万人次,同比增长124.09%。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魏晋时期的嵇康以善弹此曲而著称于世,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广陵琴派的雅集、展演等交流活动活跃,琴筝产业发达,扬州古琴产量已占据全球80%。
一座城市打通审美与日常、历史与现实,有自然的岁月沉淀,更离不开政府持续有效作为。
扬州皮市街的小书店(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 摄
1957年,扬州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为古城保护奠定坚实基础。此后数十年历经五轮修规,始终坚持“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如今,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历史城区完整保护,拥有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南河下4大历史文化街区、7组传统建筑群。拥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20个。一条文昌路,汇集唐代石塔、宋代古井、明代文昌阁、清代运司衙门等历史遗存,实现“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
古城是扬州城市的“母体”,更是文化的源流和市民精神的家园。从2015年开始,扬州拿出最繁荣、最漂亮、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建设城市书房,构建15分钟阅读圈。目前,主城区已建成城市书房51家,如星光洒遍全城。
诗情画意,“好地方”开启新篇章
《旧唐书》记载:“天下文士,半集维扬”。据不完全统计,唐代有150多位诗人写下吟咏扬州的诗篇超过400首,让这座城市充满诗情。
站在瘦西湖熙春台远眺,绿树、碧水、青瓦勾勒出的优美曲线,将人们的视线带向天际;入夜,一场大型沉浸式夜游,更令人们徜徉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画意之中。
瘦西湖景区景色(6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杨磊 摄
守护一湖碧水,瘦西湖铺设完成直径1.6米、长6000米的“活水工程”,实现了“死水变活、活水变清”;守护干净的天际线,扬州在立法保护的同时,自创“放气球”限高方法,若在景区看得见设计高度的气球,就必须降低建筑高度。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曾感慨:“行走在一处城市景区,看不到一幢高楼,这在现代城市里简直是个奇迹。”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清代诗人王士祯曾诗赞扬州。如今,“绿杨城郭”作为扬州的城市底色,早已化为行动自觉:均衡布局300多个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市民步行10分钟就可抵达“口袋公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近45%;全域推进长江大保护、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加快打造七河八岛、三江营、高宝邵伯湖群生态岛试验区;着力培育汽车及零部件、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等高新产业……扬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唐代诗人张祜笔下的“十里长街市井连”,尽显昔日扬州的开放繁荣。在唐代,扬州是中国东南第一大城市,是江南所产粮、盐、铁向北转运的中心和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口。当时侨居扬州的日本、高丽、波斯、大食人有数千之多。
今天,大运河、长江水文化的包容与开放化作人文交流纽带、经贸发展动能。扬州与25个国际组织(机构)、47个世界运河城市建立常态沟通机制;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世界运河古镇合作机制会议,携手全球运河城镇推动可持续发展;提档升级马可·波罗纪念馆,打造中意美食产业园;全市约有来自65个国家(地区)的1400家外商投资法人企业……
昔日淮左名都,如今聚力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奋力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扬州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走过2500多年,扬州依旧与江河血脉相连,光彩更胜往昔。
记者:刘亢、凌军辉、蒋芳、陆华东
视频制作:陈立彬、刘宇轩、张卓君
编辑:王曙晖、贾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