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将军救中医
2024-12-23 阅读(8105)
冯玉祥将军救中医,制止汪精卫废除中医法,让中医急救救战士。抗战中医救护大队,奔赴战场全力救护,中西合作不囿门户,免费救命。医学界一致对外、勇赴国难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日子,是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胜利日!
这天我国政府和人民组织了很多的活动来庆祝70年前的那场伟大胜利,尤其是9月3日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次非国庆阅兵,更是值得人们期盼。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无数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地投入到了保卫国家、捍卫民族尊严的战斗中,中国伤亡了多达3500万的军民,这一代价不可谓不惨烈。在抗日战争中,全国各行各业的群众都行动起来,组织起各种抗日救国的团体,积极地为抗战大局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些行动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和一致对外、戮力抗敌的决心。
在这样一种全民族总动员的氛围中,医学界的同仁自然也不会甘居人后,中国中、西医界纷纷组织起各种医疗团体为抗战大局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中西医界所表现出的搁置争议、国事为重的精神,和竭尽所能携手服务抗战的表现,更是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废止中医硝烟未散,抵御日寇服务抗战在西医学流入中国的早期,中西医尚能相安无事,各自发挥所长为病人解除病痛。而后来随着西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且迅速地在国内传播并为广大知识分子所接受,一些知识分子在对比了中西医理论之后,开始以西医思想来批评中医,指斥中医“愚昧落后”“阻碍科学”,视中医为“医事卫生障碍”,并于1929年推动民国政府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宣布废止中医,此令一出,医界震动。
中医界对于这种以行政力量强行废止中医的做法做出了反击,在中医界多次请愿和其他多方的压力下,民国政府勉强表态说“虽然‘废止中医案’得到了通过,但暂时不实行”,以缓解压力。
然而民国政府虽然如此表态,私下里却是对中医“深恶痛绝”,接下来明里暗里又玩弄一些阻碍中医发展的把戏,如:规定中医不得开医院,只能开“医室”;对中医的学院教育以行政手段多方阻拦;并且在政府不许开办中医学院的情况下,又在法令中规定若想要获取中医执业资格必须需要有中医学院的毕业证书等。但是中医人仍然在政府的阴影不懈地为民生的疾苦努力着。
中医界的有识之士在对这项法令进行抗争的同时,也对中医自身进行了思考。他们认真地考虑和讨论了在西方知识大规模传入中国,造成巨大的思想碰撞的社会背景下,中医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或许一直到今天都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但是有一点是谁都不能否认的,那就是中医一定要根植于临床实践,竭尽所能为祖国为人民提供医疗服务。
所以,在“废止中医”的争论硝烟未散,中西医间论战余响尚未消失之时,惊闻日寇侵华,中医界人士积极筹备战时医护团体,为抗战大局出一份力。
奔赴战场全力救护,中西合作不囿门户虽然在民国初期,中西医各执一端、唇枪舌剑,但是在祖国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刻,中医和西医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搁置争议,共同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维护祖国的独立自主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战争中不但要比拼战士们的勇敢、作战技巧和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同时也比拼着国家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医疗水平就是对战争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民国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立刻意识到这场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战争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而以当时中国的医疗条件,如果政府将战时医护工作完全交给为数不多的西医,却将中医拒之门外,毫无疑问是对国家不负责任的。
在这种情况下,由一些国民党的党政要员如于右任、陈立夫、李宗仁、居正、孙科、陈果夫、冯玉祥和中医界的有识之士如焦易堂、陈郁、张简斋等牵头,成立了民国第一个公立的中医急救机构——中医救护医院,同时成立的还有在战争时期奔赴战场救治我军负伤人员的中医救护大队。
在战争期间,奔赴战场中医急救医院的中医大夫——无论是否有名气,年龄有多大——都穿梭在硝烟弥漫的战区,努力救治我军的负伤将士们。他们不但治疗一些战斗导致的如枪伤、刺刀伤、弹片伤等外科创伤,也对一些因战场上条件艰苦,养护失当而导致的疾病如腹泻、发热、痈疖疔疮等内外科疾病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救护医院中的医师内外科兼有,其中不乏一时名医。中国的各个行业历来有“留一手”的传统,但是这些战地医生在讨论患者病情的时候,都没有“留一手”,而是积极贡献自己的经验,并且将这些宝贵的资料汇集起来,以便为今后的医疗工作服务。这些医生以他们无私、敬业的精神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虽然中医救护医院主要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战场负伤人员,但是同时也不排斥用一些新式的工具,有时还会应用西医的化验技术,并不会囿于门户之见,因不久前的那场中西医论争而排斥西医,导致耽误伤员的治疗。
辗转后方坚持救治,经费短缺被迫关闭中医急救医院于1939年改名为中医救济医院,后来因为日军的不断轰炸,中医救济医院迁到重庆北碚地区,1942 年又与其他医院合并,更名为北碚中医院。在重庆,中医救护医院不但继续坚持不懈地接收病人,且对参与抗日的人员和抗日人员的家属免费诊病,还开设学习训练班来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
与此同时,中医救护医院还与一些西医医院进行交流,互相交换在己方治疗下没有效果或疗效不佳的病人。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是相当有效果的,很多在原来的治疗方法下迁延不愈的患者,在换了一种治疗思路和方法之后,很快恢复了健康。
然而可惜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因医院名称有“北碚”这一地名,认定北碚中医院为地方性质的医院,不予迁回首都南京,而是交与北碚地方的管理局,到了1946 年,北碚中医院终因得不到经费而被迫关闭。至此,这所从抗日战争爆发时就成立、奔走于战场和后方的中医急救医院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时至今日,已经少有人知晓中国第一家由政府设立的中医急救医院的由来和历史了。
在抗日战争的危急时刻,为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祖国的尊严,我国的中医界人士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战斗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医生不但以自己精湛的医术服务着大众,还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互相交流、培养后学;同时,这一时期中西医之间携手并进、共同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局面,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体会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医学界一致对外、勇赴国难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现代的中西医医疗工作者学习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