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报

榆林秧歌为什么能火

2025-02-23 阅读(5965)

「导读」这个年,榆林火了,就因为组织了一场全国秧歌展演。

这个年,榆林火了,就因为组织了一场全国秧歌展演。

春节期间,这座承载着厚重文化历史的古城,硬是把全国各地的秧歌表演团队邀请了回来,从进入正月就开始每天大规模地巡演。有人说这样盛大的全国展演,不仅唤醒了千年文化韵律,更展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但对于大多数群众来说,最大的认知和感知是从一次真正的春节气氛中找回了记忆深处的那种年味。

陕北秧歌本就有名气,在全国秧歌展演的舞台上,来自榆林各县区、各个系统的秧歌队伍虽然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做了编排,但作为“东道主”舞出的一支支陕北秧歌,不得不让观众折服。绥德秧歌奔放豪迈,尽显陕北汉子的阳刚之气与女子的热情大方;子洲秧歌道具丰富,彩绸、花伞等运用巧妙,色彩斑斓;定边霸王鞭、彩跷表演风格淳朴、舞蹈热烈;清涧插梆子动作干练,清脆响亮,具有感染力……

不难看出,榆林人会把自己好的东西推介出去,会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把自己的优秀的东西宣传出去。这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一种能力和担当。

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一点在榆林人身上也看到了,在榆林组织的这次大规模秧歌展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全国秧歌展演活动不仅是一场传统非遗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南北方、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会。广东省潮汕英歌舞、河北省井陉拉花、福建省采茶舞、辽宁省上口子高跷秧歌、山东省商河鼓子秧歌等外省队伍展示了各自地区的秧歌特色,更有甚者,还有俄罗斯民间舞蹈团、泰国碧差汶皇家大学艺术团、保加利亚“扎德拉维特斯”民间舞蹈艺术团、韩国华城舞蹈团等国外表演,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觉体验,让大家领略到不同国家、不用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传承发展就需要有榆林人这样的姿态,只有这样的姿态,我们的每一项传统文化也能像榆林秧歌一样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