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万余人申请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
2024-12-31 阅读(7989)
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了解到,今年3月起,本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可申请监护补贴,补贴金额为每人每年2400元,目前已有26763人申请并审核通过,预计年投入将超7000万。此外,到2020年本市所有街道乡镇至少建立一所精神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站,并创建北京市福利机构精神病人康复中心,新增床位1500张。
超7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规律服药
昨天上午,市卫计委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举办“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为主题的精神卫生日活动,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副所长闫芳向北青报记者介绍说,目前本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为70家,床位数可满足每万人4.59张,精神科医师每10万人5.18名,精神卫生专业康复机构18家。在患者方面,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万人,在册管理率88.7%。但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
新增1500张精神疾病康复床位
北青报记者获悉,《2016-2020年北京市精神卫生规划》目前已出台。到2020年,本市创建“福利机构精神病人康复示范中心”,新增床位1500张,专门用于接收本市三无精神病患者、复退军人中的精神病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受本市其他精神病患者。在患者康复服务方面,实现全市所有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康复服务全覆盖,街道乡镇均至少建立一所精神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站,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精神康复服务。
监护补贴申领人数超2万
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副所长黄庆之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今年3月起,对落实看护管理责任,且患者未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监护人给予每年2400元的补贴。该补贴的发放对象覆盖了6万余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凡是具有本市户籍且在本市行政辖区内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与其共同居住、有看护管理能力且实际履行了看管照料、送诊救助等看护管理责任的法定监护人,都可以申领每人每年2400元的补贴,即平均每月200元。
截止到2016年9月,全市有26763人提出申请并审核通过,占到60530名在册患者的44.2%,预计全年投入经费将达到7000余万元。
核心
什么条件可以领到“监护补贴”?
监护人达到什么条件可以领到监护补贴?黄庆之介绍说,监护人需完成看护管理责任方可领取该项补贴。包括:开药、为患者申请免费服药政策,照医嘱看护监护人按时服药;将患者居住地的变更信息及时告知属地的个案管理小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引导鼓励患者进行康复活动;完成日常照料,不可虐待或遗弃患者;看护患者不发生危害社会、危害他人或者伤害自己的行为;配合管理人员的入户随访;及时报告患者的走失、病情波动及可能发生的危险行为。
据介绍,如果在看护期间,患者出现了肇事肇祸案,那么监护人将被扣除全年的补贴。
对话
“结婚26年我没有回过娘家”
对话者 监护补贴申领人刘芹
胡向阳(化名)今年57岁,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近30年,结婚26年来,妻子刘芹一直守在他身边悉心照料看护。上个月,刘芹向街道申请了监护补贴。昨天,她接受了北青报记者的采访。
北青报:您家里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刘芹:因为老公的身体情况没法工作,我就只能是多打工,在服装厂打过工,给公司做饭送饭,晚上加工毛衣,什么都干。他的药费是一项大开支,后来可以免费服药了,节约了一些开支,家里的负担也轻了一些。我开了一个报刊亭,干了有十年了。
北青报:看护这样的患者,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刘芹:家里不能离开人,得一直在他身边。跟他结婚26年,我天天在他身边,几乎没回过娘家。虽然他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的那种,大多数时间我都可以控制得了,但也必须有人在身边照顾他,离不开人。这也就连带着我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得不减少,家里的收入也就比较不稳定。
北青报:什么时候知道可以申请监护补贴?
刘芹:上个月,街道通知我可以申请这个补贴,当时特别开心,也特别意外。照顾了这么多年,都没听说过能给监护人补贴。后来就跟老公商量,这个钱谁去申请,我去还是儿子去?老公说,儿子不在身边,你监护我,补贴应该记到你的名下。我还挺感动的。
北青报:必须完成监护责任才能领到补贴,您觉得您能拿到吗?
刘芹:应该没问题。他发病的表现主要就是胡言乱语,特别兴奋。但他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发病前他感觉到了,就会赶紧告诉我,我就给他服药,让他在床上躺着,别乱动,别出门,基本上没问题。去年年底有次发病很严重,他也不愿意去医院,我就一直劝,跟哄小孩去幼儿园一样把他送进了医院。那段时间我就减少报刊亭的营业时间,一周去看他两次,5月份他顺利康复出院了。
现在他还能帮我照看报刊亭,虽然有时候也会算不清账,但整体还算可以。
北青报:这2400元补贴对您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刘芹:其实这笔钱,更多的意义是对监护人付出努力的认可。自己的亲人,肯定是无条件照料,不给钱也要好好照顾。但现在能有人对这个照顾付钱,这个认可对我来说也很重要。(记者 张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