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日通过“医疗康养、养老照护”造福全世界
2024-12-25 阅读(7915)
——专访全日本华人联合会会长、第十一届国际健康健美长寿论坛博览会暨第二届世界大健康运动会执行主席张永祥◆《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 蒋丰
盛夏跚跚离去,初秋款款而来。日本,神户,这个因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代又一代华侨华人而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港口城市,今天又迎来了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国际健康健美长寿论坛博览会暨第二届世界大健康运动会。这个期间,“健康”与“长寿”两个关键词高频登场,熠熠闪光,传递着人类在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内心祈求。值此之际,《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与《日本新华侨报》记者联袂采访了全日本华人联合会会长、第十一届国际健康健美长寿论坛博览会暨第二届世界大健康运动会执行主席张永祥先生。
一、中国改革开放之子
蒋丰:张永祥先生,您好。在采访您之前,我们也做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我们了解到您是在1986年7月来到日本的。那一个月,正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重磅社论《在改革中前进》的时候,正是中国政府允许并且鼓励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时候,也正是大量中国自费留学生涌进日本的时候。您那个时候为什么选择到日本发展呢?张永祥:这个问题应该从两各方面回答。一个是从国家的层面,一个是从我个人的层面。刚才你讲到1986年7月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重磅社论《在改革中前进》,那真的是一个火红的改革开放的时代,是一个至今让人回想起来激动不已的时代。也就是在1986年那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谈到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问题、改革政治体制并增强法制观念的的问题,他视察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接受了美国记者华莱士的采访。王大珩等4位中国科学家向邓小平呈送《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高技术的建议书》,他也因此作出了著名的“863计划”决断。所有这些,都正如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叫做“抓铁留痕”,给改革开放的中国留下了重要的时代印痕。这就是国家的层面。我呢,就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走出国门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子。
从个人层面讲,我早年曾经拜师于一位民间女神医,学到了她祖传的“千里诊脉”,在中国东北办起了第一家个人气功综合诊所,不但为中国人治疾,也为远道而来的日本人治病,一时获得了“神手张”的赞誉。这样,经我治疗的一位日本名人邀请我来日本,我也非常想走出国门看看日本气功的发展,推广中国的气功,我就在1986年7月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二、日本因普及气功而延长人寿
蒋丰:我们也了解到您来日本以后,在推广并运用中国气功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为此日本国家NHK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对您做过采访,您出版的有关气功的书籍、CD也畅销不已,您开办的的学校和诊所也常常“客满为患”。经过这样多年的实践,您认为中日两国的气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张永祥:说到这里,我要告诉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中日两国都称自己国家乃至民族的气功源远流长,但是,日本气功会是在1985年正式成立的,中国气功会是在1986年正式成立的。因此,我始终坚持认为,中日两国气功不应该相互比较谁是正宗正源,不要进行强弱长短的比较,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看作是东亚地域的文化结晶,看作是亚洲文明的一种表现。
1986年我到日本的时候,正是日本“泡沫经济”如日中天的时候。今天,我们听到“泡沫经济”就会联想到“崩溃”和“日本衰退”的字眼。实际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候,就一定是那个民族追求健康长寿的时候。日本的气功正是在那个时候作为一种健康法开始普及的。而事实上,尽管人们说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有“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甚至“失去的三十年”,但日本的人均寿命则是在不断地增长,已经平均达到84岁,而中国现在的人均寿命在74岁,中日两国相比有十年的差距。日本这种人均寿命的增长,应该与日本社会普及气功是有关系的。
三、日本积极普及气功认知
蒋丰:您刚才提到日本在经济鼎盛时代曾经普及气功,这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呢?张永祥:据我个人的观察,日本在气功普及方面,有东洋医学研究院这样的研究机构在东京、大阪开办医疗气功师培训讲座,有日本的几个主要的气功团体如日本气功协会、关西气功协会等积极推行医疗气功、扩大气功教学的规模。在气功临床方面,日本私立医院中比较有名的带津三敬医院,其院长带津良一长期来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癌症,近年来他又组织癌症康复病人学练智能气功,取得较好疗效。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肾病综合医疗中心外科医师阿岸铁山等第一次确认,气功能有效地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东京警察医院指导孕妇练气功,治疗孕妇性痉挛及眩晕症。京洪中央医院组织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练功。日本新闻媒体业界也做了大量的气功系列报道,在国民中普及对气功的认知。
四、创办《日中健康报》的三个初衷
蒋丰:我们了解到,您除了在日本积极弘扬中国气功、促进中日气功交流以外,还曾经在2013年创办了中日双文的《日中健康报》,深受各界好评。当初,您创办这样一份媒体的动因是什么呢?张永祥:是啊,按理说我作为一位气功师或者养功师,是不应该跨界从事新闻媒体的。但是,我认为一位气功师或者养功师如果只追求技艺,那肯定是不合格的。他们不仅仅是在治病,更是在治心。他们应该有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应该帮助患者在身体康复的同时,心灵也获得康复。这样。我就希望通过包括书籍、CD、报纸在内的广义媒体帮助患者作心灵康复,这是我办报的初衷之一。
此外,我注意到中日两国的康养医疗理念、观念、乃至信念方面都有许多不同。比如说,中国人去医院,一般是看病治疗的;而日本人去医院,一般是做身体检查的。也就是说,日本人重视早期检查、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以及早期预防。因此,我希望通过媒体推介日本这些康养医疗理念,让中国人也能够和日本人一起“共享”先进的生活理念。这是我办报的初衷之二。再看与我一起在1986年来到日本的中国人,大都经历了自费留学生、攻读高学位、进入日本公司就业、自己独立创业以及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的发展路径。从身份上来讲,他们已经从“留学生”转变成为“新华侨”,有的甚至迈上了“老华侨”的台阶。从事业上讲,他们绝大多数在艰苦拼搏后事业有成,许多取得了让日本人也不得不刮目相看的成就。我个人观察,在这个风雨兼程的打拼道路上,他们有奋斗,有成功,有挫折,也有许多身体的透支性使用。因此,如何帮助他们在事业有成之后及时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这是我办报的初衷之三。
五、承办国际会议的内心考量
蒋丰:这次,您和您的团队承办了第十一届国际健康健美长寿论坛博览会暨第二届世界大健康运动会,是一件光荣而又艰巨的事情。您能谈谈接棒此会到日本神户的一些想法吗?张永祥:的确,承办一个国际会议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其间事无巨细的繁琐,非一句话可以说清。但是,这件“不容易”的事情,十分“有意义”。而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都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就办成的。作为记者,你应该观察到,这个会议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国际”、一个是“世界”。其实他们也可以合并为“全球”这样的词汇。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它看作是地理词汇,看作是地域表现,而应该看作是一种“全球趋向”、“全球追求”。如果不是一种国际性的、世界性的趋向与追求,随便使用这样“国际”、“世界”的字眼,反而是会招人笑话的。此外,你还应该注意这次活动的另外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健康”,一个是“运动”。在世界进入到百年未有的大变化的格局时,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更加执着,人们对“运动”的理解更加深刻。没有“运动”作支撑的“健康”是一种“伪健康”,无利于“健康”的“运动”也是一种“伪运动”。“健康”与“运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他们一定是交相辉映的。所以,我个人包括我的团队,一定是竭尽全力支持这项活动的。
六、中日交流的新的增长点
蒋丰:您刚才谈到“健康”与“运动”的国际性与世界性。我们注意到中日两国实际上在这个方面上也有共同的追求。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张永祥:这个问题提得好。过去,我们谈论中日关系的时候,总喜欢看其对立面,找其不同点,甚至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把这些相异点几倍几倍地扩大,从而导致中日关系日趋冷落。
我个人认为,近年来中日关系尽管风风雨雨,磕磕绊绊,但其发生的问题都是中日关系里面的部分问题,而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问题。观察中日关系,一定要站高位,有大格局。所谓“站高位”,就是不能仅仅站在中日国境、海境线上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这样的平视是会影响思维的。反过来,一定要做到登高望远,这样才能“一览众山小”,才能够感受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才会认识到中日两国是永远无法搬家的邻居,谁也不可能把对方“拆迁”。这样才会彼此关照对方的核心利益。
此外,进入新时代的中日关系应该努力寻找更多的战略利益的共同点、互惠点、增长点。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近年来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目标有对立、甚至矛盾冲突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中日两国仍然存在着战略共同点。如果说冷战结束以后,中日的战略共同点是在“拉圈子,防他国”,进入新时代的中日战略共同点就应该在“智能民生”、“康养医疗”方面。
大家都知道,日本现在已经进入到“双化社会”,也就是“高龄化”、“少子化”日趋严重的社会。对此,中国不应该幸灾乐祸,更应该它看作是一个前车之鉴,让自己在2030年进入高龄社会以后少走弯路。所以,中国应该积极汲取日本“高龄化”社会的养老介护的经验,不断地将其“本土化”,让中国的高龄社会受益;中国也应该积极汲取日本“少子化”社会带来的劳动力日益短缺的教训,千方百计地保持自身拥有的劳动力的红利,从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多年的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努力发展中日关系,不仅对中日两国有利,对东亚地域、亚太地域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有利的。
七、中国健康的世界性
蒋丰:在您这里可以感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境界。今天的中国发生了历史上从未有的对健康的关注,“健康中国”已经成为一项国策,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最后,请您谈谈对“健康中国”的理解。张永祥:说到“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中国积贫积弱,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事情。中国身为“东亚病夫”的结果是什么?显然,就是中华民族蒙受屈辱,就是中国遭受被侵略战争。现在,中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就是要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强起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健的身躯,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民族强大了,才可以免去很多战争的灾难,才能赢取国家、地域、世界的和平。2018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进行考察的时候,指出“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为广大老百姓健康服务,力争做世界上身体最健康的民族。”2019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说明中国的健康与世界的健康紧密相连。“健康中国”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最后,我还想借这个场合,向为历届国际健康健美长寿论坛博览会暨世界大健康运动会付出辛勤努力的同仁、团体、机构以及所在地的政府部门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们正在从事人类历史上一项从未有过的康养事业,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薪火传承,让中国和世界健康、健康、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