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过万重山:再访在日华人圈知名的“仙姑”
2025-01-11 阅读(5520)
轻舟已过万重山:再访在日华人圈知名的“仙姑”
2024年中国农历龙年春节前的近日,记者与在日华人圈知名的“仙姑”工藤百惠,相约在东京都新宿区大久保的一家咖啡厅见面。
2019年夏天,记者曾采访过“仙姑”,后来以《心有千千结:旅日华人圈有个中国女人叫“仙姑”》为题发表,引起不小的轰动。
雪舞时节再见到“仙姑”,已经是5年后了。几度夕阳,尤其是中间经历过令人难忘的3年新冠疫情,不知道当年那个“心有千千结”的“仙姑”怎么样了?
↑“仙姑”工藤百惠(摄影/爱莉)
【一】
“我仍然心有千千结,还是从前那个我”,闻听记者回访的关心之问,刚一见面,“仙姑”就爽朗地这样回答,神情像极了歌曲《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心有千千结》那篇文章,主要写心地善良的“仙姑”,旅日近30年来,为在日华侨华人、为在日中国留学生,好事做了一箩筐,华人圈中美名扬。
又是5年春秋度,那个从前心有千千结的“仙姑”,初心不改,痴心不改,还在善念善行,还做好人好事,这也是记者再次采访“仙姑”的缘故。
就在与记者坐在咖啡厅的下午,“仙姑”告诉记者,上午她还带着一位不会日语的中国老人去医院看病了呢,请老人吃过午饭后刚送走老人,又匆忙赴约赶来见记者。
听说记者刚从国内回东京不久,“仙姑”告诉记者,她去年晚秋也刚回过国,算起来回东京也就几个月。还告诉了记者,她在返回东京航班上的一个小故事。
那天,坐在邻座的一个中国女子不停地打电话,空乘多次提醒她飞机马上要起飞请关机。感觉打电话时一直在跟对方吵的女子,放下电话后眼含泪花,一脸地沮丧。
见此情景,飞机起飞后,热心助人的“仙姑”主动跟该女子搭讪。得知她是跟自己的丈夫吵架时,一路上“仙姑”耐心细致地开导她,讲怎样做一个贤妻良母。
有“风水学大师”美誉的“仙姑”,做思想工作简直是她的看家本领。飞机落地后,女子情绪好多了,脸上还露出了笑容,一个劲地感谢“仙姑”的有效开导。
留下联系方式分手的后来,“仙姑”好人做到底,不仅帮助女子丈夫解决了签证问题,而且还帮助女子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和好如初的俩人说是“仙姑”挽救了她们的家庭。
像类似这样润物细无声的乐善好施,融入在“仙姑的日常生活中,过去是,这5年依然是,特别是新冠疫情时的爱心爆棚,何止一箩筐,简直是举不胜举。
【二】
虽然“仙姑”还是从前那个“仙姑”,但再次见面,总感觉“仙姑”还是变了。“变好变坏了,我?”看记者这样坚持,紧张的“仙姑”倒装句问记者。
“当然是变好了”,坚持的记者这样坚定地回答。5年后再见,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穿衣打扮,尤其是神情气质,“仙姑”都拿捏得超乎当年。
果然不出所料,“仙姑”承认,在日华人圈的一些朋友时隔3年疫情后再次见到她,与记者有同感,也说她有变化,成熟而知性,更有女人味了。
“仙姑”谦虚地说,大家过奖了。如果说有变化,可能跟疫情那段时间更多地宅在家里闭门思过、修心养性有关吧,古人讲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好家伙,连儒家的经典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能顺口说出来,可见变化的还有“书有诗书气自华”的内涵成长。“仙姑”,士别三日真的当刮目相看。
“仙姑”回忆说,从事风水学行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过去,发现有不对的地方就直言不讳地批评,难免得罪人。
5年后的“仙姑”,懂得无论做什么,尤其是干她这一行的,“善念”也要“善言”,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犹如“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灶王爷,好事也要办好。
说到变,“仙姑”提到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印度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常做善事的“仙姑”说自己非常喜欢这句话,但真正大彻大悟,还是时过境迁这些年。
意思是,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快乐。记得5年前采访“仙姑”时,她就说过这句谚语,但今天“仙姑”再次提起,记者分明感觉到不一样的境界和格局。
“仙姑”说自己每做了一件好事,心情都非常愉悦。她也感谢被帮助者,不仅是人家的信任,而且认为帮助别人的过程,就是双向奔赴,互相成全,共同进步。
【三】
毋庸置疑,这5年,每个人岁月的年轮又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于“仙姑”而言,却如央视前女主持人敬一丹所言:在变老的路上变的更好,更优雅。
“仙姑”说她的变,是疫情期间宅家时修成的正果。记者则感觉不仅仅如此吧,经历疫情的不是她一个人,但每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却是独一无二的。
身为单亲妈妈的“仙姑”,一个人带着女儿在日本打拼,还要牵挂远在吉林长春的父母家人。5年前采访时,“仙姑”的讲述有成功也有泪水,人生不易挂在脸上。
而这次见面,侃侃而谈的“仙姑”,挂在脸上更多的是笑容,是宽容,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从容。她积极乐观,很少谈自己,总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
很少谈自己,那记者也好奇,忍不住要问。尤其是那个当年在日本读高一的中日混血漂亮女儿,最初的理想是到中国读大学,如愿以偿了吗?
提到为之骄傲的宝贝女儿,“仙姑”一下子兴奋起来,以胜利者的口吻告诉记者“如愿以偿了”。她坦然,万变不离其宗,这5年,女儿的今天才是她洒脱的今天。
记者得知,“仙姑”的女儿,疫情期间考上了国内一所一流的名牌大学,今年大三,会四国语言,不仅学习好,还进入学生会,成为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
因为品学兼优,前不久,“仙姑”正在读大三的女儿已经开始进入实验室深造,这对该校来说是破例少见的,对“仙姑”女儿来说更是前路亮晶晶的。
“仙姑”告诉记者,懂事的女儿非常孝顺,学校放假时一个人从北京坐高铁去长春看望姥姥。经常给她打越洋微信电话时,第一句总是“妈,你在哪?”她懂女儿的问是牵挂。
女儿的孝顺传承“仙姑”,国内的老母亲虽然有弟弟妹妹照顾,“仙姑”也经常飞回去看望。其中,疫情期间,母亲“阳”了两次,不放心的仙姑”就专程回去过两次。
行文至此,记者有点恍然大悟。“仙姑”的变,主要还是家庭的变,女儿的骄傲,国内母亲家人的安好,让她少了些许牵挂,甚至没有了负重前行,可以活出自我。
现在的“仙姑”,一个人放下了,在善念善行的同时,有时间更愿意参加并赞助华人圈的活动,次数之多前所未有,比如去年底的吉林、黑龙江、辽宁在日同胞的忘年会等。
5年前,记者写“仙姑”,题目叫《心有千千结》;无疑,这次题目就应该是前面提到的,《轻舟已过万重山》,不是吗?岁岁年年,唯有祝愿!
(香港日报、东亚信息网联合发布;编辑: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