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海牧渔,“海上粮仓”种出新成
2024-12-23 阅读(6884)
新华社福州5月13日电(记者周义)藻、虾、贝、鱼、参……在福建广阔的海域上,“藏粮于海”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借助海洋科研力量,“海上粮仓”变得更加殷实,更多水产品被摆上百姓餐桌。
走进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中华蛸育苗基地,在数个长方形的水泥池里,中华蛸挥舞着八只长而有力的触手在水中舞动,时而变换身体颜色,与环境融为一体。
这是在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中华蛸育苗基地拍摄的中华蛸(2024年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中华蛸,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八爪鱼,富含高蛋白和微量元素,具有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食物转化率高和产卵量大等优点,是极具潜力的水产养殖品种。”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朱友芳介绍。
长期以来,尽管经过数代人的研究试验,但人工培育的中华蛸苗种仅存在于实验室,并未达到生产性规模,是业内公认的技术难题。因此,渔民只能从海区里捕捉野生中华蛸供应市场需求,造成渔业资源急剧减少。
人工培育中华蛸苗种,最难的在于饲料。2015年元旦伊始,朱友芳开始了第一批中华蛸苗种的育种和孵化,但5天之后全部死亡。历经四年实验发现,问题出现在饲料上。“中华蛸苗种的饲料并不是一成不变,不同时间阶段的苗种要喂养不同的饲料。”朱友芳说。
随着幼体人工饲料的投入使用,2021年4月,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中华蛸人工育苗及养殖中试,共育出中华蛸附底幼蛸114500只。在这过程中,试验团队选育了长得快、抗病能力强、耐高温的中华蛸苗种。“到了夏季,福建海域水温升高,中华蛸的生长水温不能超过28℃,所以我们选育了耐高温品种。”朱友芳说。
从去年6月中旬开始,朱友芳培育的中华蛸仅用半年,平均体重就达到1公斤以上,最重的达到4公斤。“幼体由浮游期向底栖转变过程成活率为80.3%,接下来,我们与企业牵头进行三方合作,推广新品种大规模养殖,促进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升级,让更多渔民受益。”朱友芳说。
深耕碧海,渔歌高唱。莆田市唯一的三倍体牡蛎育苗基地也取得了三倍体牡蛎育苗突破,计划今年开始大规模养殖。“牡蛎,也称生蚝,分为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其中三倍体牡蛎由二倍体牡蛎和四倍体牡蛎杂交而来,肉质最为肥美。”莆田市海发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骆文树说。
渔民在莆田市海域投放三倍体牡蛎(2023年3月3日摄)。新华社发
目前,三倍体牡蛎在我国北方养殖较为成熟,但南北海域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北方三倍体牡蛎苗种在南方海域养殖技术薄弱,品质不稳定,所以急需一种适合南方养殖的三倍体牡蛎。
为此,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中国海洋大学提供培育了8年的四倍体品种牡蛎,并与福建本地的二倍体牡蛎进行杂交,经过数代的选育,培育出三倍体牡蛎新品种,且成活率比之前提升了接近30%。“如今,我们实现了年培育三倍体牡蛎苗1万亩,企业有2000多亩的牡蛎养殖区,年产牡蛎可达6千吨。”骆文树说。
养殖品种不断“上新”,“海上粮仓”正不断丰富百姓饭碗。截至目前,莆田市已鉴定的鱼、虾、蟹、贝类769种,形成鲍鱼、花蛤、牡蛎、海参、海带、龙须菜、对虾等多条优势水产品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