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报

拜年

2024-12-25 阅读(12619)

「导读」拜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礼仪活动。从古至今,上至天子皇亲,下至平民百姓,每逢春节,都忘不了”拜年“。

拜年

纪方

拜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礼仪活动。从古至今,上至天子皇亲,下至平民百姓,每逢春节,都忘不了”拜年“。

说是拜年,其实不过是一种人际交往和联络感情的形式罢了。实质上崇尚膜拜的不是”年“,而是天道人伦,是理念信仰,是先贤祖德,是亲情友谊。按古来传统习俗,“拜“是需要下跪磕头的,你看看戏曲舞台上封建王朝皇帝临朝议事那场面,哪个公卿臣子敢不跪拜叩首,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而所谓拜年,那就不一定了,可以跪拜,也可以不跪而拜,就看对什么人和在什么场合了。有的只需要相互走动一下,见个面,或抱拳作个揖,或坐一起拉拉家常,甚至打个电话,发个微信,有那么个意思就算把年拜了。

小时候在乡下农村,朦胧懂事起,最先学会的乡俗礼仪之一就是走亲拜年。我们那一带山区乡村,人穷礼不穷,拜年也是有规矩和讲究的。大年初一是拜乡邻四舍;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孩子回娘家,或儿女辈、外甥们到舅家姑家姨家等近亲去拜年;初三以后,自由选择,一直到十五,都算在年里头,想去谁家拜年就去谁家拜。正月十五晚上还要给祖坟点上蜡烛香火,贡上花馍果品,算是给先人拜年哩。

那时节农村家家日子都过得恓惶,走亲行情或拜年也比较简单,一般都是带几把挂面或自家蒸下的花馍馍,如果有钱的话再买上一包点心或者红糖,就算是重礼当了,不像时下走亲拜年大包小包各式礼盒带上一大堆。留在儿时记忆中的走村拜年是从大年初一开始的。黎明时分,雄鸡一叫鸣,就赶紧爬起来洗脸洗手,穿上妈妈给缝制的新鞋新棉袄,戴上新帽子,然后和同院子的叔伯家的孩子相约结伴,天亮后就挨家挨户地去给长辈下跪磕头,长辈们也会乐呵呵地随手抓起预先准备好的核桃柿饼或递过来一根烟,算是给娃们前来拜年的回馈。如果碰上大方的主人家给一毛两毛钱,那就更是乐得屁颠屁颠的。记得有一年初一早上,我在村里拜年,收获了10多颗核桃,20多根香烟,核桃自己吃了,纸烟拿回家孝敬父亲。抽惯了老旱烟的父亲将这些纸烟搁到一个黑瓷碗中,闻了闻却舍不得吸,留下用来照待上门的客人。那会家里穷啊,过年时连两毛钱一盒的”宝成“牌香烟也买不起。

以后离家当了兵,春节也给首长或战友们拜年,但再也没有下过跪,磕过头,大都是握握手,敬个礼。军营中的拜年规矩和在家时大有区别。在家时,一般是小孩给大人磕头,晚辈给长辈拜年,而到了部队上,逢年过节,往往是首长先给士兵拜年,上级机关先到基层单位走访慰问,团营连队之间,班排和战友之间也相互拜年,而且多数是在除夕那一天,采取茶话会团拜的形式,官兵欢聚一堂,或猜谜玩游戏,或唱歌比赛表演节目,随后来个大会餐,七碟子八碗,各种美食尽管吃,能饮者尽管敞开喝,来回敬酒中总会有人被灌得酩酊烂醉,或栽倒桌子底下出尽洋相,逗得满场笑语喧哗,其乐融融。

春节期间,住在营区或机关家属院的官兵战友也相互走动拜年。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小寨东路省军区一号院那些年,当时的居住环境比较差,院子大门里有一栋被戏称为”联合国大大厦“的五层综合楼,一层是文化工作站等几个单位的办公室,二层以上是单身干部宿舍和临时来队家属住宅,烧水做饭就在过道里。院子很大,从南到北并列着十多排平房,是机关干部家属住宅区,东边是政治部、西边是司令部的。每排平房十多户人家,生活设施十分简陋,洗衣洗菜是五六家人合用门前的一个自来水龙头。几十户人家守着一个公共厕所,有时饭后蹲坑还得排队等候。做饭炒菜和冬季取暖全靠蜂窝煤炉子,家家屋檐下露出一节白铁皮烟筒,从早到晚炊烟袅袅。别看居住生活环境不咋的,可人际关系却很融洽和谐,左邻右舍相互关照帮助。简易的木板门窗既没有防盗网也不用装保险锁。放学归来或从幼儿园回来的孩子,如果父母还未下班或有事外出,就会被邻居接到家里经管照护。逢年过节,谁家买来水果或做了好吃食,总忘不了给邻居家送一些,让尝尝鲜。春节拜年,更是欢声笑语萦耳,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往往是部门领导和处长们先到参谋干事家拜年,嘘寒问暖,同一个单位或不同部门处室的干部间也相互串门祝福。今天在王干事家聚餐,明天在黄参谋屋里喝酒,一碟花生米或酱牛肉,三四样家常菜,两瓶城固大曲或老西风,围坐在简陋的餐桌上,海阔天空,边吃边喝边唠嗑,玩到兴头处,”哥俩好啊,三星高照,四季财,五魁首,六六大顺......”猜拳划令的吆喝声和嬉闹声让整个院子都洋溢着喜气。放了假的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是成群结队,追逐嬉戏,或放爆竹,或玩灯笼,那个过年的氛围啊,真是令人眷恋和回味无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城市的人们大都搬进了装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空间宽敞,设施高档,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电器配套齐全,几乎家家户户出行有轿车或摩托,上下楼乘电梯,谁也不愁吃,不愁穿,白米细面吃得口厌,鸡鸭鱼肉成为餐桌上的家常菜单,平时的日子也天天如同过年。但是,厚厚的单元墙壁和层层防盗门,却隔断了人们的见面机会与日常交往,同一个楼甚至同一个楼层相处多年的邻居,还不晓得是哪个单位的人,也叫不出人家的名字。尽管每逢春节期间,诸多亲朋好友依然来家行情拜年,可是总觉得没有当年在乡村和军营中那种过年的氛围,缺少了居住在一号院小平房时那种温馨和睦的邻居关系,再也享受不到那种热闹活泼的拜年滋味。

你说怪也不怪?

也许,是因为自己老了,身心衰弱,脑子僵化,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作者介绍:

作者:纪方,实名张继芳,退役军人,退休公务员。

住址:西安莲湖区桃园南路38号丰园小区

联系电话:1399183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