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报

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一)

2025-01-24 阅读(5692)

「导读」困难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他心中最大的希望。

文/李伯祥

困难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他心中最大的希望。他也是农民出身,理解农民,热爱农民。七年农民生活,让习近平记住了人民、记住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责任。在习近平的心目中,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摆脱贫困,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不了解农村,不了解贫困地区,不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习近平不到16岁就在中国陕北梁家河的小村子里同农民住在一起、干在一起,知道人民愁什么、盼什么。他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称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十五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二十二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他给父亲的信中写到“您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的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他在浙江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满怀深情地说:“我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红土地上成长、发展,是党和人民将我培养成人,我愿意在任何地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从那时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去了,在人民中间让习近平觉得踏实,同人民在一起让他有力量。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就是习近平的终生信念。在他深爱的这片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着14亿中国人民,打响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的攻坚战。“广大脱贫群众露出了真诚笑脸,这是对脱贫攻坚的最大肯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倾情付出的最高褒奖,也是对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最好告慰。”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正是他践行初心的肺腑之言。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让我浮想联翩,感慨万端,思绪万千。近二十多年从事“三农”工作,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工作实践,让我时常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这么关心困难群众?随着不断学习和思考,让我明白了许多,也懂得了了许多。

之一:他最关心困难群众,不让农民住危房,历朝历代都没有

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讲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我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总书记亲切的话语,让坐在电视机前聆听观看新年贺词的庆阳革命老区合水县太白镇葫芦河村85岁的老党员葛富银热泪盈眶,他无比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困难群众,始终把困难农民放在第一位,不让农民住危房,历朝历代都没有。”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杨咀村患有重大疾病的贫困户脱小平激动的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好政策救了我的生命,让我有了今天的新生活。庆阳市华池县柔远镇刘沟村贫困户王奋元说,我们现在生活的绿水青山都是共产党带给我们的,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今天的好生活。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最壮丽的时代画卷。脱贫攻坚历史巨变历历在目,乡村振兴美好前景催人奋进,陇原大地处处展现着鲜活生动的幸福画卷,处处展现出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东乡”,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水比油贵” “人背畜驮”“摔死麻雀渴死蛇”形容这里陡坡和干旱缺水,东乡半个县冬季断水。脱贫攻坚让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东乡群众吃水难问题。昔日连县城都很少去过的妇女,如今走出大山,带着自己的刺绣产品,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走向国际舞台。东乡县大树乡南阳洼村66岁的马一狄里说“我是一个脱贫户,以前我们一家人饭吃不饱,喝不上水,到县城来回需要一天。如今,自来水拉通了,路修好了,不愁吃不愁穿,感谢总书记,感谢共产党。我现在牛也养上了,羊也养上了,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人民群众心中有杆秤,谁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心上,人民群众就会把谁放在心里。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大桥镇韩河村残疾老人符仲贤靠易地搬迁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里,看见抽水马桶时热泪盈眶说:“这东西我以前电视上看到过,从没见过实物,更没碰过,做梦都想不到我老汉还能用上它,还是共产党好啊……” 洛峪镇段家村全村过去无产业、无自来水、无硬化路,是出了名的“三无”穷村。如今走进段家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家家户户白墙蓝瓦、鳞次栉比,田野辣椒一望无际,茁壮成长。提起段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冯玮说,十年前的段家村吃水靠河边挖个坑,人们称渗沙水,家家户户用扁担挑这渗沙水吃。稍远一点的山里人往往人畜共饮一泉水,泉边周围牲畜粪便常常渗入泉水习以为常。如今自来水进村入户,有些人家还接进了厨房。全村许多人家用上了洗澡间,人人用水不发愁,扁担成了收藏品。十年前段家村的路,每逢雨季,污泥浊水横流,春天冻土消融,泥浆烂泥路难行。如今户户硬化路到了家门口,多年不见的雨鞋成了稀罕物!过去手电筒是家家的必备物品,如今太阳能路灯照的全村一灿明。为了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冯玮把他的微信名改成了“不忘初心。两当县鱼池乡乔河村76岁的原村党支部书记曹进学老人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把我们老百姓都像他的亲人一样对待,处处为我们着想,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不愁,吃饭、看病、上学都不愁,我们的日子像蜜一样甜!”。礼县农民蔺兑清说,“党的政策好,正赶上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县上,乡上来了好多人,给家里盖房子、水泥硬化院子、大门口的路面,拉上了自来水,盖牛圈、猪圈,连厕所都给贴上了瓷砖。这个时代太好了,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的好政策。自己害病政府掏钱,我们过上了神仙一样的好生活”。庆阳市镇原县殷家城乡77岁的防返贫监测户张志录老人说,党的政策太好了,我们吃水不愁了,道路平展了,山地变成平地了,我儿子儿媳治病有保障了!我们总不能啥都靠共产党,以后的好生活,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平凉市崆峒区大秦乡梁东村76岁老党支部书记马正喜说,现在水通了,路好了,房屋都翻新了!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英明的党中央!梁西村三社51岁的脱贫监测户苏永红说,以前养二三头牛,现在养了八头牛;看病有报销,生活有保障,吃穿都不愁,都是党的政策好,以后的好日子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菜子坡村低保贫困户侯尚明说,帮扶政策太好了!共产党的干部把我们当亲戚一样照看着呢。通渭县农民何志诚说 “眼看着前些年缺吃少穿没钱花的农民兄弟,今日有房有车有产业,我会心地笑了,是感恩地笑了。国家现在强大,打赢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正是这一个个数不胜数的生动精故事,构成了一幅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之二:七年农民生活,让他记住了人民、记住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责任

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讲到,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对所有困难群众,我们都要关爱,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温暖。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成为一名普通农民,开始了他艰苦却受益终生的插队岁月。在梁家河期间,习近平几乎没歇过,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村民同吃同住,修公路、建沼气······在梁家河的窑洞里,15岁的习近平就开始思考中国,开启了反贫困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曾先后书写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在这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4年1月,习近平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那一年,他二十岁。如今,1974年1月10日,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革委会正式批准习近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函,作为一件特殊的展品,陈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2015年10月,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回忆:“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正是在梁家河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铭刻在了习近平心里。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在于他遭遇了什么,而在于他记住了什么,以及他是如何记住的。在梁家河的七年农民生活,乡亲们的朴素情感和温暖呵护,让习近平记住了人民、记住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责任。他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写到,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告别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岗位后,他回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然后赴河北省担任正定县的县委副书记、书记。习近平回忆这段经历时说:“1982年,我主动要求从中央机关再次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我说要像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2002年10月11日,习近平同志到浙江省上任,在第二天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他满怀深情地说:“我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红土地上成长、发展,是党和人民将我培养成人,我愿意在任何地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2015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中讲到:“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习近平曾在文章中写道:“十五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二十二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黄土地的生活虽然异常艰苦,但锤炼了习近平的意志和品格,增长了他的见识和本领。在梁家河2400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同乡亲们打成一片,沉淀出深厚的情谊。习近平在给梁家河乡亲们的信中曾深情地写道:我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度过的难忘的7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个信念,习近平在知青岁月时就埋下了种子。七年插队生活,习近平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乡亲们打井、修淤地坝、修梯田、建沼气池,向着“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的朴素目标而奋斗。一路走来,他始终忘不了农民的艰辛和农村的一切。1975年10月,离开梁家河前,习近平跟老乡们说:“咱梁家河的群众无私地接纳我、帮助我,让我在这里步入社会,入团、入党、当村支书。我从这里出发,返城上大学。梁家河给我的一切,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习近平回忆这段经历时说:“1982年,我主动要求从中央机关再次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我说要像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他说,最深的一个体会是,最难时最大的靠山是人民群众,一是不信邪,在你最需要时伸手援助;二是教你做人做事长见识;三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带着对老乡的深厚感情,青年时摆脱贫困的朴素心愿,逐渐变成祖国大地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2013年6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哥斯达黎加进行国事访问,走访当地农户,和萨莫拉一家人亲切交流时,习近平告诉萨莫拉一家,我当过农民,曾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到后来在县、市、省、中央工作,我经常去农村,同农民见面,了解他们的温饱冷暖和喜怒哀乐。做好农村工作,特别是集中力量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农民们都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很重要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在各地考察时,习近平总会去农村看一看,和农民拉拉家常。他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农民出身,对农村、农业、农民有天然感情。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的当天中午,习近平同500多名中外记者见面,他把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使命概括为三个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鲜明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习近平始终把人民的梦想作为自己的梦想。

之三:他深刻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深知民间疾苦,深切了解中国老百姓的心愿期盼

习近平有着40多年的工作经历,从村到县,从市到省,他深刻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深知民间疾苦,深切了解中国老百姓的心愿期盼——他懂老百姓的心!

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来到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走遍闽东9县乡镇,进村入户,访贫问苦,一心要让乡亲们彻底摆脱贫困。在这里,他大力探索创新扶贫开发和实践,提出 “因地制宜,弱鸟先飞,精准发力,滴水穿石”,“经济大合唱”、 “四下基层”等思想,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和文章,形成《摆脱贫困》一书。处处都透露着习近平在实践中就如何摆脱贫困的深入思考。习近平当时说:“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习近平当年就怀有这样一份责任感,作为共产党人必须让整个国家脱贫。他深刻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宁德的探索和思考,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起源之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创造了“四下基层”工作法。“‘四下基层’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先后9次到宁德地区寿宁县,其中3次专程到下党乡现场办公。他不仅一贯强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自己也始终以身作则,宁德地区124个乡镇,他去过123个。习近平同志有一句话让人们印象最深——干部一定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习近平说,要以一村一户为对象,去找路子,去想法子,找准穷根,合力攻坚。这是指导党员干部做好扶贫工作的基本法则。习近平同志开展扶贫工作,“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寿宁县下党乡,当年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五办公场所,是出了名的“地僻人难到”,习近平同志是建乡以来第一个到乡里的地区领导。1989年7月19日,烈日炎炎,习近平同志带领地直机关18个单位负责同志和地、县干部头戴草帽、肩搭毛巾,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来到下党乡现场办公。当再回到寿宁城关已经是晚上8点。有干部在日记里写道:“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第二天一早,习近平就开会研究落实对下党乡的帮扶举措。“下党有多苦,大家都看到了。下党不改变面貌,我们就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各个部门都要到贫困地方去调查研究,带动解决实际困难,种种情况都不能成为不下乡的理由。”习近平同志让宁德地直机关18位负责同志现场表态,解决迫切需要的问题······同年1月,习近平在著文《干部的基本功》早已说了:“党员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这不能仅是一句口号,而应当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20多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四赴宁夏。1997年,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他牵头负责闽宁协作对口帮扶,第一次走进宁夏。西海固的见闻让他深感震撼:“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家徒四壁。一家子既没有桌椅板凳,也没有铺盖。家里唯一的‘财产’是挂在房梁上的一撮发菜,就靠卖这么一点发菜来买油盐酱醋。” “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习近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他对人民的挚爱。多年不变的深耕基层、踏实亲民的作风,使他赢得“平民书记”的赞誉。他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

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始终如一,巨细无遗,对困难群众时刻牵挂的人民情怀,让我们懂得了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不仅要成为有能力的干部,还要成为有温度的干部。与其等群众找上门,不如找上群众门,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要在为农民服务中亲身体验农民生活,感受百姓疾苦,多与农民交朋友,建立真感情,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多听真心话。有些时候,农民直言不讳反应的问题针对性很强,说话不绕弯子实打实,一句话有时直击问题的本质,正是我们调查研究的源泉。把群众当家人而不是旁人、当自己人而不是外人,同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真正促膝谈心,架起与群众心灵相通的桥梁。我们对群众有感情,群众就对我们有真情。我们对老百姓真诚了,老百姓就对我们信任了。要经常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需求,实现群众利益,做到群众满意,把人民至上、人民情怀渗透其中,多到群众最需要、返贫有风险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着眼大局开展理论性调研,着眼重大问题开展决策性调研,着眼热点难点开展对策性调研,着眼典型开展经验性调研,着眼成果转化开展针对性调研,用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人民的赤诚热爱呈现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忠诚担当、做到“两个维护”。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