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修仙记》第六回 深山谕佳徒,古洞验孝心
2024-12-15 阅读(7888)
第六回 深山谕佳徒,古洞验孝心
上回书中已经说明,三丰于终南鹤池收龙啸云、金蝉儿为弟子,作主让二人结为夫妻,只是,尚未合卺。古 代,夫妻结婚前会把一个匏瓜切成两半作两瓢,结婚时夫妻各手持一瓢用来饮酒,最后合在一起,表示夫妻同体同心,叫合卺。这个仪式三丰以《易》理术数推算 过,选天地阴阳合气的良辰佳时、黄道吉日。三丰用上好水晶玉雕成匏瓜瓢,祭炼成两件神奇法器,功用日后自明,暂不叙述。闲暇日子,龙啸云教蝉儿识字读书, 蝉儿虽未认过字,初得人身,毕竟是天地灵物,得过吕祖、三丰教化、点化,天生灵异,过目不忘,平常人一天学三十个字就算不错,蝉儿每天学三百、五百字如同 游戏。不过半月时间,蝉儿就能读书了。三丰和龙啸云不时讲解一些诗词典故、丹道医药、佛理儒学,蝉儿很快领悟。当年张无梦真人隐居鹤池,和金蝉儿作邻居, 蝉儿常听无梦真人诵念三教经文,八识心田,早种灵根,今日师从三丰修学经典,倍感亲切。她虽不似龙啸云早得人身,经历尘事,但记诵之功比龙啸云有过之而无 不及。三丰要他俩在水底龙宫修炼半月,水中聚有先天元气,风水之道讲究“水能聚气”。吕祖和正阳真人钟离权在《灵宝毕法》中说:“水中生气”。常人不懂其 理,而修道的人讲究“水边林下,长养圣胎”,有获得水中先天一气以养神的道理。水中修炼胎息比在陆地更容易成功。三丰先教他们调息、定意、辟谷、导引、打 坐之法,兼授经史、诗文、医药、武功、术数。年轻时,四书五经、史子精华,皆能背诵,学富五车,如今教育弟子文史,不用书籍,全凭口授。自从修道后,佛家 经典三藏十二部,道家经典洞真、洞玄、洞神三十六部,无所不学,自从识得本来面目,多生所学,皆得现前,自得受用。三丰先生的博学让笔者想起清代诗人舒位 的诗:“由来富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三丰偶尔带龙儿、蝉儿到湖外,畅游山川,采日月之精华,纳山川之灵气。龙啸云在林中朗诵三丰教他的唐人李商隐 的《玄微先生》一诗。蝉儿听一遍就能背诵,只是,对诗中许多典故不知源流,第一句“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是什么意思?好在龙啸云读书多,三丰讲解诗 歌时都要讲诗中典故。“云哥哥,讲给我听呀。”蝉儿撒娇说。龙啸云清清嗓子,道:“好好跟哥哥学。这仙翁嘛,指的是东汉时有名的真人壶公。为啥叫他壶公? 因为他能跳进一把很小的酒壶中睡觉,那酒壶,不过巴掌大。”金蝉儿听得入神。龙啸云就把从三丰那儿听来的壶公度费长房的故事讲给蝉儿听。
世 间流传的各种治鬼治病的符咒大多由壶公传于世间,因此叫“壶公符”。东汉末,费长房在豫州(河南)汝南作市掾,就是汝南普通的管理市场的官员,狂放好客, 喜欢饮酒,经常去市里最豪华的“百里香”酒家喝酒。不待客时临轩独酌,天长日久,发现了一件怪事:在百里香酒楼前有个鹤发童颜的老头摆摊卖药,来购药的人 天天排队领药,老人给药后会告诉你病于几月几日好,吃药后会吐出什么,泻出什么,一一应验。所有的药都从一个铜壶里倒出来。奇怪,不论多少人求药,总会不 断倒出药丸来,求医的人很少关注这个细节,楼上的费长房对此看得一清二楚。凡来求药,没有治不好的,一传十,十传百,老人名声大振,但谁也不知这老人叫什 么,姓什么,住哪里,年龄有多大?偶有人问起这些事,老人哈哈一笑,说:“人老了,记不住事,全忘了。”求药的人太多,老人经常到天晚才收摊。看到周围没 人了,老头把装药的铜壶放在地上,感叹一声:“终于能回家了。”说完跳起来,一闪之间,就看见老人进了铜壶口。立马,人和壶消失得无影无踪。费长房压根不 知道这是老人有意引他注意,普通人压根看不到这一切。费长房是偶然发现的。那天,他饮酒太晚,索性赏月吟赋,就这样发现了老头的秘密。老头每次收摊后跳进 铜壶,世人不知道他的名字,费长房也不知道,后来老人自称“壶公”。壶公每天为人治病售药,能得上万铜钱,但每次,他只留三十六个铜钱,其余的散财救人。 没有人能骗得了他,谁有钱,谁无钱,钱应施舍给谁,一清二楚。费长房自幼喜欢仙道,苦于没有寻访到真人,一部《道德经》、《庄子》翻得烂熟,只是没有遇见 庄子描写的真人。他怀疑过庄子所写是否存在。这回,机会来了。他天天早起,来到老人药摊前,老人总是比他先到。费长房恭敬地说:“老人家,救人无数,功德 无量。让小可打扫吧。”他把药摊周围一百米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去官府工作。中午出来请老人到百里香酒楼吃酒聊天,总是费长房买单。长者从不说 “谢”字,总和费长房边吃边聊,谈一些周秦古史,西汉轶闻,好像亲历一般,有时也讲一些海外奇闻,海上仙山,蓬莱仙人,长生不死。这些话如同醉话,似真非 真。费长房对老人非常恭敬,不敢开口求道,只是天天不懈怠地帮老人收拾药摊,供养老人酒食。老人照样不称谢,也不推让。这样过去了半年,费长房从没有提过 拜师的事,没有问过老人的来历。老人对他说:“费先生,叫我壶公吧。”费长房从此叫老人壶公,世人也跟着叫他“壶公”。
金秋时节,天青气 爽,收摊后,壶公对费长房说:“承蒙先生盛情款待,老朽不胜感激。今晚请先生到寒舍一叙,老朽备些薄酒,聊表谢意。”说罢拉起费长房一跳,费长房感到身体 飘然,瞬间来到壶中。这里楼台亭阁,山水树石,无所不有,美女娇童,穿梭其间,鸾鹤飞舞,异兽闲游,明月东升,银辉匝地。仿佛世外仙境。后人所谓“袖里乾 坤大,壶中日月长”都与道家仙术有关。壶公唤仙童敬仙酒,命仙女摘仙桃,仙桃大如拳头,费长房吃完一个,感到神清气爽,心明眼亮。用完餐后,壶公对费长房 说:“我是仙人,修成大道,尚未积满功德,阴德圆满,方能飞升。我游走人间,治病与药,三百年矣。功德将满。平生道术,未得传人,是以周游天下、暗积阴德 之时,勤访佳徒。我与先生有缘,故示异引汝。”费长房决定拜师。天晚了,他要回去,壶公说:“今日所见,不可对外人讲,哪怕父母妻子都不可讲。仙道玄远, 非人所知。此道只传有缘之人,不讲普度。如果无缘,即便父母妻子,只字不言。”这个道理,许多人不理解,佛法讲普度,也只是讲大道之理如因果、轮回、因 缘、世界诸法。对于实修法门,视因缘根性而传,修定入禅法门,不轻传于人,世人只知修禅的好处,不知修禅也有“禅病”,有人修禅,误入魔境。宋代南宗真人 石泰在《还源篇》中说:
贵贱并高下,夫妻与兄弟。
修仙如有分,皆可看丹经。
造化无根蒂,阴阳有本原。
这些真妙处,父子不相传。
仙 道的微妙处只能自修自知。理解了石泰真人丹诀,就会明白壶公何以要费长房不可对外人轻言遇仙之事、得法之程。葛洪真人所著《神仙传》之《程伟妻》中写过一 则故事:汉黄门郎程伟从小好道,喜欢外丹黄白术。他结婚后才知道妻子是精通道术的方士之女。黄门郎是皇帝身边的官员,经常随皇帝出行。汉初,文帝都穿着打 满补丁的衣服。这天,程伟感叹自己没有一件好衣服。妻子见他发愁,就对虚空说:“请送两匹上等绢来。”奇怪,程家几案马上出现两匹上好细绢。程伟的妻子用 这绢给程伟做了衣服。程伟知道妻子是方士之女,对这等搬运法术不以为异。程伟喜欢炼金术,按照淮南王刘安所著《枕中鸿宝》中所讲方法炼制白银,把水银装进 丹筒,架上丹炉烧炼,不断吹火,可是水银依然不能变成银块。正好,妻子走过来,看见他炼金,一时兴起,就说:“让我试试小时候所看见的炼金术。”说完,从 绣囊中拿出一小点药投入筒中。不一会儿,打开丹筒,水银已经凝固成银。程伟大吃一惊,对妻子说:“道在汝处,而不早告我,何也?”他责备妻子早知大道而没 告诉自己。妻子说:“得之须由命者。”是否能得道,全凭天命。程伟天天劝说妻子把道术传给自己,妻子死活不传。程伟和好道的朋友商量用棍棒逼迫她说出秘 方。他们的想法马上被程伟的妻子感知到了,她有心灵感应之术,能知别人所想,对程伟说:“道必当传其人,得其人,得路相遇,辄教之;如非其人,口是心非, 虽寸断而肢解,而道犹不出也。”大道要传给应该传授的人,遇见应该传授的人,哪怕是随便在路上遇见的陌生人,也会把道要倾囊相授。如果不是应该授道之人, 即便一寸一寸地肢解肉体,也不会传道。这是天律。程伟不听,用棍棒逼迫妻子,妻子受迫害而死,也没有传道给程伟。这是一个悲剧。这里的修道哲理非常深刻。 闲话休繁,言归正传,且说费长房从壶公仙境回家后的故事。
第二天,壶公来百里香楼前售药。中午时分,壶公和费长房到楼上饮酒。壶公说:“这 里的酒哪比得上我家的酒?我家的酒昨晚你喝过,还剩半壶,就在楼下。”费长房连忙派随从下楼把老人的酒壶拎上来。结果,那个人根本搬不动那个小小酒壶。随 从大惊,连忙叫过来七八个人帮忙,酒壶纹丝不动。壶公走下来说:“这东西认人,见生人就不爱动。”用小指一挑,拎上酒楼。费长房和他喝了一下午,两人不 醉,酒壶不干。壶公说:“我要离开这里,先生愿意随我入山学道吗?”费长房说:“我想跟先生学道,只是,情亲难舍,父母、妻子都不会同意的。”壶公说: “只要你同意,一切好办。”说完,给他一根竹杖,在他手心蘸酒画一道符,说: “回去后把竹杖放在床上,你走出家门就行。”费长房回家后把竹杖放在床上,竹杖立马变成了自己躺在床上。费长房走出家门,一路上家里人像没看见他一样,没 人跟他说话。他这才知道,壶公对他用了隐身术和替身术。
费家人看见费长房醉醺醺地回家,回来后卧床不起,不思茶饭,不过七天病死了。费家人 悲痛万分,只好把费长房安葬。真正的费长房恍恍惚惚之间被一青衣仙童领到壶公居处。壶公未传道法,只让他住进山洞。晚上,六只老虎从外面进来,张着血盆大 口,露出尖牙钢齿,围绕费长房转悠,也像要扑过来吃掉他。费长房心不为动,他想,这是壶公的仙府,壶公既然收自己做弟子,断无让自己葬身虎口之事。他静坐 调息,吐纳炼气,老虎和他相安无事,卧在他身边打呼噜。第三天,壶公让他坐在一块悬于半空的石头练习定力。费长房被吊在半空后,按照壶公教的方法,眼观 心,心观脐,吐纳凝神。不知过了多久,他发现一条大蛇沿绳索爬来,眼看快要爬到身边,大蛇不再前行,慢慢撕咬吊绳。费长房很紧张,转念一想:“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我既发心学道,就该将生死置之度外。仙人在此,我何惧哉!”想到这里,不再慌张,冥心静坐。当他睁开眼时,大蛇不知何往。
山居九 天,费长房跟壶公散步,边走边聊天,谈的都是海上仙人奇闻。走着走着,看到前面有一大堆野兽粪便,里面爬动着九条白蛆,臭气熏天。壶公要费长房止步,说: “你既然跟我学道,就得听我的教导。那些大蛆也是天地精华,庄子说道在屎尿里,我要你把白蛆吃下去。”费长房望着那不知名的粪便大蛆,万分恶心,一想到要 吃这脏臭的东西,有点恐怖。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吃大蛆。他的犹豫的举动拒绝了壶公的意思。壶公见状,哈哈大笑,说:“你不能成为天仙了。虎、蛇,象也,不外 龙虎丹法之寓意。大蛆,物也,不外土中生化之寓意。你做个地仙吧,省得老夫日夜教导。”说完,给他一卷仙经,全是符箓,有治病的,有驱鬼的,有救灾的。壶 公说:“缘分仅此,就在人间广积阴功吧。我送你回家。”说完又给他一根竹杖,要他骑上竹杖,一瞬间,费长房迷迷糊糊地回到家里。父母、妻子、仆人以为见到 鬼魂,惊慌不已。费长房解释了整个过程,并和家人一起到坟地,打开棺材,里面只有一根竹杖。
费长房勤修道术,用壶公符在人间积功累德,终成 地仙,又由地仙进修为天仙。《神仙传》中说:“费长房学术于壶公,公问其所欲,曰:‘欲观尽世界。’公与之缩地鞭,欲至其处,缩之即在目前。”费长房跟壶 公学过“缩地术”,天涯海角,虽然远在天边,且能近在目前,瞬间就到达想去的地方。明人陈继儒《小窗幽记》云:“费长房缩不尽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离恨 天”,说的就是这则典故。三百年后,南朝梁人吴均之在《续齐谐记》中说:东汉时汝南县突然发生大瘟疫,汝南人桓景的父母因此病死,他听一位道人说:“这场 瘟疫是瘟神方雩带来的。瘟神方雩只有费长房能制服。”费长房早已不在汝南。道人说:“你到终南山找,一定能找到。”费长房隐居终南鹤池修仙。桓景长途跋 涉,来到终南山拜师学艺。费长房传给桓景道术和一把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修炼法术,苦练武功。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方雩即至,赶 快回去除害。”费长房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让他家乡父老头戴茱萸,口饮菊酒,登高避祸。桓景离开鹤池,赶回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 亲父老登上云阳山,把小小的一包茱萸叶分给众人随身佩带,奇怪,茱萸叶人人有份,菊酒人人够饮。瘟魔方雩最怕茱萸和菊酒气味,不敢近身。众人把菊花酒倒出 来,每人喝一口,避免染瘟疫。桓景看见瘟神方雩徘徊云中,便飞身入云,和瘟魔搏斗,最后用青龙剑杀死瘟魔。方雩死后,天空顷刻降下甘霖,方雩的头颅落地, 化成泉眼,只要饮用了此泉泉水,就能避邪。从那时起,世间有了重九登高之俗。
金蝉儿听得出神,一句诗里有这么神奇的故事,她喜欢学习诗文仙 道。各位看官,费长房在终南山修炼成为天仙,于鹤池古洞藏有《玄天秘录》符箓法本。三丰真人上次师从彭鹤林真人学习九阳神雷谱后得到此书。他想把费长房道 术传给龙啸云,才讲了《玄微先生》这首诗,他把龙儿和蝉儿的婚期定在九月九,取“修炼纯阳”之意。重阳者,纯阳也。这些事理,龙儿和蝉儿并不知道,三丰自 有主张。他经常通过给龙儿和蝉儿讲神话故事、历史掌故、仙传传奇、诗词曲赋、丹经丹诀,把修炼、做人、传法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传给他们。这是道家的玄微心 印。
龙儿和蝉儿的婚期到了。终南山中,秋高天朗,柿子树上挂满桔红的柿子。三丰领着二人来到鹤池西面的一座高峰石柱前,三丰左行三步,转身 右行三步。拍了一下石柱,只见石壁上现出一个洞口,洞额书“龙阳洞”古篆。三丰领龙儿和蝉儿进入洞中,洞正中有碑石刻字曰:“药王孙真人隐修处”。下书 “谷客书”。药王是隋末唐初真人、神医孙思邈。再往里走,大约通过三百多米宽敞过道,来到深处,洞中清洁明亮,石床石凳,生活用具,无一不有,平整的石壁 绘有精美壁画,有仙人打坐修炼之象,有各种图符,也有不少文字题记。蝉儿和龙儿匆匆浏览,未及深思。正堂有石雕仙真群像。洞不甚大,也能容纳百十人起居。 左右皆有书架,堆放各种函装古书。三丰说:“这是费长房真人修仙处,也是给桓景传青龙剑法的地方。隋末,孙思邈真人访道终南山,得遇费长房真人,费真人传 他医道、祝由奇术,孙真人道成,为猛虎治病,入龙宫疗疾,世称药王。但凡药王庙中,孙真人身边必塑龙虎围绕。孙真人编订《千金方》、《千金翼方》,收录大 量祝由、导引奇术,多得自费真人。吕祖当年隐居终南时,经常来此处向孙真人学医道。孙真人迁居仙府,吕祖为使后学知道此处乃孙真人隐修处,立碑以志。墙上 壁画,多是唐宋以来隐居此洞的前贤所绘,望汝等用功参究。孙真人医书全藏此洞,望汝等精研,日后必有大用。我今择医道祝由之符、祈雨求晴之法传你二人,以 便悄悄积功。其他法术,暂时不宜多学,此中禁忌太多,稍有不慎,反伤施法者,即便费真人,由于醉中错用道符,为鬼所伤,壶公及时赶到,将他救到山中修炼, 方成天仙。今日领汝等到此,一是传法,二是拜谢费真人、孙真人,日后自有与二位真人相遇之时。”三丰就在洞中将《玄天秘录》中有关治病、求雨的法术一一传 授,指明各种法术的应运禁忌。
时光迅速,转眼到了傍晚时分,龙阳洞有龙阳宝珠,孙思邈真人入东海为龙王治愈头疼之症,龙王感谢救命之恩,就 把珍贵的用三千年养就的龙珠献给孙真人。此龙珠奇特之处,能自然吸收天阳,能把太阳光吸收于中,夜里发出亮光,照得洞中如同白昼。虽然,珠藏洞中,依然能 通过阴阳感应之力而吸收天阳。龙养灵珠时潜藏海底,精神内守,自然能吸引天阳之光。当龙珠光映海底时,就是龙珠养成。龙得灵珠,能活万岁。古代,国家的君 主、皇帝称为“真龙天子”,朝臣见了天子要三呼万岁,源于龙得灵珠,能活万岁。修道的人,取法龙养灵珠,修炼内丹。故丹经中多神龙意象。吕祖仙经中说: “若骊龙养珠,慈母育子,朝夕防卫,寤寐顾复,更须严守关元,不可轻纵出去,恐一出而迷途,遂失舍而忘归。待历年老成,九载功完,自有灵通变化之妙,阳神 出现,了却真空,成金刚不坏之体、天地同寿之翁。既登仙阙,混入凡尘。”
传完道法,三丰讲了一些重阳节的掌故。他说,据《旧唐书•王勃传》 记载:《滕王阁序》是在重阳节写成的。“初唐四杰”之王勃少年时,父亲担任交趾令,有年客居南昌,王勃得到龙王的帮助,一夜之间,舟行七百里,前往南昌探 父,当时洪州牧阎伯屿在重修过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众人吟诗歌赋,各抒情怀。阎伯屿要把众人唱和之作结集,仿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流芳百世,他 想在众人面前炫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拿出纸笔请宾客作序,好让女婿一鸣惊人。宾客大都知道阎公用意,推让再三,没人动笔。王勃年仅十五,不谙官场俗套,接 过纸笔,挥毫直书,顷刻而就,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阎公原本有气,当他看到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拍案叫绝,吴子章自叹弗 如。王勃一举成名。“龙儿、蝉儿,面对美景,何不一吟,抒我道人情怀?”
蝉儿道:“云哥哥,跟我联句吧。”想了想,开口道:终南仙风久,太华道气长。
龙啸云接着道:何如三丰子,逍遥云水乡。
蝉儿不假思索,道:我爱骑灵鹤,三山访仙长。
龙啸云道:道人轻富贵,隐士傲侯王。
蝉儿闻言又道:誓把精神意,炼作满天光。
龙啸云道:我与金蝉儿,九天同翱翔。
蝉儿闻言娇嗔道:“谁愿与你‘九天同翱翔’?”说罢,满脸红霞飞出脑门。三丰闻言,说:“尔等志向可嘉。修仙之人,要有出尘的志节,要有云水的奇趣。我也吟诗抒怀。”略作沉思,道:
心命惶惶亦可怜,风灯雨电逼华年。
不登阆苑终为鬼,何处云峰始遇仙?
九死常存担道力,三生有恐落尘缘。
瓣香预向终南祝,应有真人坐石边。
蝉 儿和龙儿听出了先生的感叹与寂寞,也听出了先生的道愿与忧患。三丰访道数十年,还未遇见提携修炼、得证天仙的真人。师徒坐谈多时,三丰说:“明月东升,良 辰佳景,仙鹤幽鸣,嫦娥慢吟。何不到山中赏月闲游?”蝉儿和龙儿跟着走出仙洞,月华如水,宇宙清朗。一轮明月,东天高挂,像那佳人明镜、美人玉面。淡云轻 拂,远山苍茫。夜风微微,河水潺潺,四周秋蝉长吟,百里野鸟玄歌。三丰豪情顿发,唱道:
“我所修兮,轩辕圣道;我所慕兮,老庄仙道;我所求兮,钟吕丹道。世有一道兮,太上黄老;人有三宝兮,精气神药。吴刚捧酒兮,嫦娥炼药;玉兔运杵兮,灵龟听潮。阴阳理玄微兮,谁知其妙?太虚境寥廓兮,仙契玄奥。”
三 丰一伸手,凭空现出一壶酒,三只玉杯。玉壶仙酒,注满玉杯。“来,蝉儿,云儿,把酒狂歌,人生几何?修仙了道,吾辈同乐。”金蝉儿和龙啸云望空一伸手,仙 酒落掌,一饮而尽,酒香飘散夜气,由浓而淡,与花香混合,沁人肺腑。这是三丰珍藏已久的玄黄易筋酒,有脱胎换骨之用。三丰一挥手,仙酒玉壶,顷刻消失。金 蝉儿感叹仙术之妙。三丰边歌吟,边舞剑,天地之间,银光翻滚,彩气横空,剑光与月华争辉,人影与月影交错。三丰舞剑,无招无式,随心所欲。蝉儿和龙儿看着 看着,悟出剑意。剑术到高深境界,本无招式,纯是神气之行,无招即招,无法即法。有限即无限,无限即有限。运用之妙,超乎一心。有心之剑,不为神剑;无心 之剑,乃是圣剑。前人有“以心运剑,身剑合一、心剑合一”之说,乃剑侠境界。至于仙侠,无心无意,纯气之守,亦不见守。人天合一,大气流行,浑化无间。蝉 儿和龙儿看得惊异。三丰曾给龙啸云讲授过吕祖的《赠剑客》诗,龙儿给蝉儿讲过,今天观看三丰月下舞剑,更能体会诗中妙境:
先生先生貌狞恶,拔剑当空气云错。
连喝三回急急去,歘然空里人头落。
又
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
人头携处非人在,何事高吟过五湖?
又
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
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
又
先生先生莫外求,道要人传剑要收。
今日相逢江海畔,一杯村酒劝君休。
又
庞眉斗竖恶精神,万里腾空一踊身。
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
蝉儿和龙儿不知道三丰正向他们传授仙剑心法。三丰平生喜欢李白和苏轼的诗词,舞剑兴致如诗情顿发,不可遏制,边舞边歌:
山中一壶酒,共酌与徒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 是李白的《月下独酌》。只是李白诗中第一句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蝉儿和龙儿听得出神。“相期邈云汉”,正是得道飞升的寓意。金蝉儿想到今生师徒 之情,看着明月山川,不禁潸然泪下。龙啸云看见状,忙问:“蝉妹,何故落泪?”蝉儿说:“看见师父舞剑,听到他歌吟‘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我就忍不 住流泪。你我异类修得人身不说,得遇恩师传道,此师徒之情,天老地荒,永世不变。你我要与恩师相约:同修大道,共升九天。”蝉儿伤感无限,预感恩师要离开 他俩。云儿为她揩了泪水,说:“天地君亲师,佛法僧道宝。仁义礼智信,金木水火土。世间万象,不外乎此。我等敬师之道,就是勤苦修炼,广积阴德。”蝉儿闻 言,破涕而笑。
舞剑完毕,天宇澄静,月华朗然,三丰对蝉儿和龙儿说:“今天是重阳佳节,尔等面对明月,拜天地,结夫妻,山河作证,永结同 心。今生今世,作神仙眷属,修金丹大道。在此洞修炼三月。百日后,尔等到元阳洞修炼。此处洞府,将是你夫妻同修之所。男女之事,自有天道,阴阳相合,自然 之理。我有《玄素心经》一卷,望蝉儿、云儿细心体会,能尽人道,可修仙道。当年你种放师祖,求道于陈抟老祖,愿学玄素房中之道。老祖说:‘若行夫妻之事, 其寿不久,年数五十。若清静独修,寿一甲子。’后来,种放独修,做帝王师,六十而终。汝二人,身有仙骨,可望成道。我得先师指点,知人道即天道,阴阳即丹 法。故我门下,不禁男女阴阳之事。”龙儿看了蝉儿一眼,蝉儿已明其意,脸上红霞生辉。“你二人仅有三十年夫妻缘,望善自珍重。”三丰说完,坐上洞前云石。 云儿蝉儿双双跪下,先拜三丰,夫妻对拜。三丰要龙儿教导蝉儿功课,不可轻忽修炼之事,勤学古籍,洞中藏书甚富,多是人间少见的秘本奇书。“我另有接引因 缘,先回元阳洞,百日后,尔夫妻要准时回到元阳洞,另有奇遇。”蝉儿和龙儿跪别恩师。三丰离开“龙阳洞”。身形瞬间消失在苍山林莽间,月华如水,苍山如 海,余音殷殷,情意切切。
金蝉儿、龙啸云夫妻初尝云雨、阴阳感化之事不提,他们研究洞中壁画,领悟大道之理,下回自有表述。单道另外一件仙缘传奇。
且 说长安市城南有一户成姓人家,家道殷实。户主成厚德,字天功,妻子毕月儿,情深似海。成天功父母早亡,自己经营丝绸生意,奔走南北,虽非大户,且是小康人 家。夫妻结婚三年后,月儿怀孕,天功从此不再外出,一心守护爱妻,希望爱妻生一男半女,使成家有后。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家三代单传,天功 为人本分,“天功”是父亲给他取的字,父亲临终前叫过天功,说:“儿啊,你可知道为父为何给你取字天功?人生在世,不管有多大功名富贵,都要归功于天,不 可贪天功为己有。我家数代经商,虽薄有资产,也是上天眷顾,才得平安。你要修仁好义,行善积德,九泉之下,为父可以瞑目矣。”天功从小好善,为人和气,体 贴妻子,爱护下人,是远近有名的善人。每到年关,他会备好米面油盐送到孤寡残疾人家。自掌家以来,年年如此,从未忽视。二十四岁这年,妻子怀孕,他百般照 料,无微不至。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知妻子难产,生下儿子后,因产后大出血,月儿辞世。月儿临终前拉着丈夫的手说:“续弦吧,娃不能 没妈。”说完就咽气了。天功悲痛欲绝。他爱月儿,怕续弦之后,继母对儿子不好,因此,他自带孩子,既当爹,又当妈,屎一把,尿一把地把儿子抚养到八岁。他 给儿子取名成和生,字孝天,寓意“孝道如天”。希望儿子将来是个孝子。孝天进私塾后,学了《孝经》,知道了“孝天”的含义。十岁那年,孝天问父亲:“爹, 别人都有妈,为何孩儿独没妈?”这一问,勾起天功的无限伤感,哭着讲了月儿生子难产辞世之事,“儿啊,汝母生汝,命丧黄泉。汝当出人头地,方不负母恩。” 孝天得知母亲是难产而亡,悲痛万分,感到自己是罪人。孝天想着想着,不愿活在人世。成家门前有条河流,水从终南山流下,当地叫太一河。孝天发疯似地冲出家 门,投向河水,他愧对母亲。父亲见状,赶忙追出去,跳入水中,抱住孝天,哭道:“儿啊,你只想着你母亲,可曾想到我?为父只有你一个儿子,你死了,往后为 父老了靠谁?你这样舍父而去,是大不孝啊。”孝天闻言,心头一振。父亲接着说:“我父子相依为命,我为儿取字孝天,希望你长大后能孝顺为父。为父辛苦半 生,你忍心我晚年凄凉?”孝天知道错了,哭着向父亲发誓:“爹,我一生一世都孝顺你。”
知道了身世,孝天闷闷不乐。有天,放学回家,看见长安南门城墙外有个道人卖药,他的面前有面旗子,上面写着:
孝子尽孝,仁者成圣。
天 快晚时,道人要收药摊了,孝天怯生生地走过去,跪在道人面前,说:“道长救我。”道人问他:“小孩子家,有何难事?”孝天把身世哭诉一番,问:“我该如何 尽孝?”道人说:“人子尽孝,不外‘现眷获安乐,先亡得超升’。母因生子辞世,子该使母超度,才是大孝。你父在世,更该孝顺他。先超度亡母,才是首要。” 孝天急问:“师父,如何超度亡母升天?做法事吗?”道人笑道:“几人见过做场法事就能使亡亲升天?要使亡魂升天,需要功德。”孝天忙问:“师父,如何积功 德?”道长说:“救死扶伤,能积大德。”孝天又问:“老师父,我如何才能救死扶伤?”道长朗然笑道:“做苍生大医。”道长望着一脸迷茫的孝天说: “你母因生你而辞世,你学妇科,作个妇科大夫,治疗天下难产之母,保母子平安,就是功德。”孝天总算听明白了,他问:“到哪儿拜师学医?”道长说:“贫道 有二十四卷《妇人良方》,乃大宋陈自明先生所著,精研此书,可以为苍生大医。”道人要孝天坐下,他接着说:“陈自明先生从小喜欢医道,立志以医道广积阴 德。十四岁那年,家乡临川(今江西临川县西)郑某的妻子怀孕而病,每天午时就惨戚悲伤,泪下不止。群医束手无策。少年自明闻知此事,令家人去告诉郑某, 说:‘此脏躁悲伤,非大枣汤不愈。’郑先生赶忙找来医书一看,大枣汤正对其证,急忙抓药,一剂而愈。郑先生到处宣扬,自明从此名声大振。你道他所用药物时 是何?如何诊断?原来妇人阴虚火旺,神明自乱,喜怒不能自主,大枣可安神养脾,这是君药,再配以炙甘草、淮小麦、炒莲心、炒黄柏、肥知母、炒柏枣仁、茯 神、山茱萸、生地、熟地、丹参、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五味子,清其火,滋其阴,补其气,平其阴阳,和其气血。妇人脏腑躁气得清,自然安和。一 方一剂,不仅救其母,亦救其子;不仅救其妻,亦救其夫;不仅救其人,亦救其家。功德不谓大乎?你要学陈自明,救妇女于经带产嗣及疑难杂症,必能广积阴德, 使汝母超升九天,有何难哉。陈自明常说:‘医之术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证,则又险而难。’只要你不畏艰难,苦学医道,必能成就。”自明这才知道,中医 里最难学的是妇科,常常事关两条人命、一个家庭。他跪下对道长说:“师父,收我为徒吧。我立志学医,专学妇科,救死扶伤,广积阴德,以报母恩。”道人笑捻 长须,说:“好孩子,有志气。”说着打开身后木箱,取出《妇人良方》一函,“你先用三年时间把此书读熟,再用两年时间把此书背诵。能做到这些,五年后我将 亲自来指导你学医三年。十八岁时,你当结婚,到二十岁,能得一子一女。过了二十岁,就可独立行医。先尽人道,体验人伦,而后广行医道,治病救人。”成孝天 双手接过医书,恭敬跪拜,抬起头时,已不知道人消失在何处。他抱着一函医书回到家,给父亲讲了奇遇。父亲说:“上天有眼,孝心感天,仙人点化。那就好好学 医吧。”孝天不再留心科举,只把心思用在学医上,每天参研《妇人良方》,三年后全书成诵。成父又从书肆购来孙思邈真人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十五岁 那年,道长果真来了,他指点孝天医理,并在成家附近开了“益生堂”,楼下是药铺,二楼是“颐养堂”,专供重症病人修养。道人亲自坐诊,妇、儿、内、外诸 科,用药如神,道人只说姓孙,其余的话没有多讲,大家都叫他“孙道爷”。一楼店门的四根廊柱上有孙道爷题写的对联:
但愿世间人无病,那怕架上药蒙尘。
所言皆药石,人期勿药有喜;
立意尽慈悲,我自立心不欺。
虽无扁鹊活人术,且效董奉济世心。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这 几幅对联都有深意。第一幅是苍生大医的人格境界,愿天下人人无病。第二幅是说,既然生病,来我店里治病,我会以慈悲心救治,决不欺心。第三幅是说:我虽没 有春秋时代神医扁鹊起死回生的医术,但我有三国时名医董奉的济世精神。董奉是一位仙医,修炼内丹,以医道暗积阴德。第四幅对联中镶嵌了二十八味中药如红娘 子、石榴皮、金银花、牡丹皮、芍药、五倍子、肉苁蓉、贯众、天竺黄、降香、伏神、云母、天仙藤、大枣(早)、槟榔、白头翁、大戟子、海马、草寇、甘遂、百 合、旋复花、茴香、茯苓、常山、车前子、将军(大黄)、合欢花等,说明本店药品齐全。
孙道爷多次给成孝天讲董奉,学医就要学董奉。董奉乃东 汉建安时期名医,字君异,号拔墘,侯官县董墘村(今福建省长乐市古槐镇青山村)人。少年学医,师从异人,修炼仙道。年青时曾任侯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家乡, 修炼行医,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治病不取钱物,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五株,轻病愈者栽杏一株。二十年之后,有杏数十万株,郁然成林。董奉在杏林建有多处谷 仓,夏天杏子熟时,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林中养有老虎,但不伤人。如果不拿谷子换杏,自行摘取,老虎会咆哮,追赶到其人家中。只要偷取杏子的人 忏悔,把谷子放上虎背,老虎会把粮食驮回杏林。所得谷物,董奉用以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中医为“杏林”,盖源于此。
董奉经常外出行 医,除治病赈济外,遍访名山大川,采集名药,炼制成丹,治病救人。他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行医,遇见交州太守杜燮病危,垂死三日。董奉把 丹药放入杜燮口中,用水灌下。片刻,杜燮手足能动,半日后即能坐起,四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董奉因此久住杜府。后来天下将乱,杜燮阴谋起兵,怕董奉泄漏 其谋,恩将仇报,想害死董奉。董奉早知其意,便服下一粒丹药,身上流脓,臭不可闻,不几天病死了。杜燮见董奉鼻息全无,肉身败坏,命人将他抬到野外安葬, 抬他的人忍受不了董奉身上散发的臭气,把他扔在野地,交给野狗了事。杜府的人走后,董奉马上起来,到山涧清洗周身,肌肤光洁,了无病态。董奉大笑:“和光 同尘,出死入生。了断因缘,且去济人。”董奉胎息功深,六脉俱息,以丹药变化出臭气和肉身腐败之象,杜燮哪知关窍?
董奉云游到豫章(今江 西),隐居庐山,行医救济,庐山祥符观是他修炼的地方。县令吴德山的女儿得了怪病,医疗无效,闻董奉大名,请他治病,与药即愈,吴县令便把女儿嫁给董奉。 董奉经常云游四方,为民治病,怕妻子孤单,便收养一女与她为伴。董奉云游天下,治病四海,百余年中,容色依然如三十许人,这是内丹成就。董奉精通医道、法 术、剑术,曾在豫章为民除害。豫章地处江南,山林多毒蟒,危害人畜,董奉诸术并用,斩杀害虫。《庐山志》载:“浔阳城东门通大桥,常有蛟,为百姓害,董奉 治之,少日见一蛟死浮出。”
董奉不求名利,乐施好善,与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建安神医”。董奉功德圆满,白日飞升,后人在他修 炼、行医的庐山建董奉馆;福建长乐有一座山被称为董奉山;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有纪念董奉的救生堂。北宋名医石泰,字得之,慕董奉遗风,修金丹大道,治病不 取酬,只要病愈者自植杏树,积三十年,杏树满山。世人称他为“石杏林”。以此功德,感遇张伯端紫阳真人,得传大道,成南宗二祖。宋人张景《题董真人》诗 云:
桃花漫说武陵源,误杀刘郎不得仙。
争似莲花峰下客,栽成红杏上青天。
张景久慕仙道,这首诗是说:不要说真 有陶渊明所谓“世外桃源”。晋代的刘晨到过天台仙境,与女仙相遇,可是,最终思念家乡,回到人间,从此再也找不到进入仙境的道路,只好做了一世见过神仙的 凡夫。哪能比得上隐居庐山莲花峰下的真人董奉,以高深的医道济世救人,广积阴德,红杏满山,阴德如海,他就凭着治病救人的医德而得升九天。张景还有首诗:
我非东方儿,不是耕牛土。
欲识我踪迹,一气万物母。
孙 道爷讲故事绘声绘色,如同亲见,成孝天听得身临其境。自从道爷创办“益生堂”,成孝天就跟随道爷行医。孙道爷行医三年,转眼间,成孝天十八岁了,有时孙道 爷入山采药,多日不在店中,全凭成孝天诊治,他用药大有孙道爷之风,每每手到病除,对妇科各疾,格外用心,有时为诊治一病,苦思三个时辰,推敲病理病因, 构思组方用药。这天,刘员外登门找孙道爷为宝贝女儿治病,可孙道爷外出半月,到终南山采药,炼制大活络丹、神仙活命丹。刘员外的女儿玉芳姑娘年方十八,近 年来老犯昏迷。走在园子里有时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多。刘员外心急如焚。成孝天对他说:“师父不在,我或许能治疗小姐的病。”刘员深信 不疑,想到孙道爷不在,他唯一的弟子,定得其真传。俗话说:“宁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妇科之难治,于此可见。成孝天对妇科诸疾,病因症状,了如指掌, 所欠的是广泛实践。长安府尹大人的小妾红玉得病,周身发热,口渴,喜饮热水,睡热炕,彻夜难眠。月事不来,多年无子女,有时月事一来,量多,带有黑血块。 长安城的名医请遍了,无人能治,孙道爷入山采药,也不知何时能来。不得已,孝天被请去,诊断后孝天沉默不语,说:“人命关天,容小可思索半日,再作定 夺。”孝天回到益生堂,静坐思索,府尹小妾的舌苔正中发黑,周边发黄,是内寒外热之症,月事不来,血淤于内,久则化热。孝天想明白后,立即处方,亲自送到 府尹大人府上。红玉服用六剂,其病即愈,不久怀孕,十月后生一小子,府尹大人亲自书写了“益生济世”匾送到“益生堂”,这事在长安城早就流传开了。事后成 孝天感叹说:“实火为病,固然可怕,若虚火为病,而以实火治之,尤为可怕。实火以寒凉之药治之,固不为难;若虚火以寒凉治之,必然致死。人命关天,可不慎 乎?”红玉的病诸医以热病治疗,多用寒凉之药,如非孝天及时就诊,恐怕会瘫痪于床。刘员外对此事早有耳闻。成孝天用药讲究,通常是数味普通药,数剂即愈。 他给红玉处方:桂枝六钱、红花六钱,百合九钱、黄菊花四钱、大枣八个、甘草三钱。桂枝和红花合用,专治妇人因寒而闭经、淤血、腹痛之症,百合润肺生津,菊 花清热除烦,大枣理脾,甘草调和诸药。如果是脾虚崩漏之症,去红花,加灶心土二十四钱,布包先煎,汤煮药,合药共服,可温脾止血。其方简单,效用神奇。这 是孙道爷传的“黎山老母妇科神方”,随症加减。
成孝天被请到刘员外府后院内宅给女眷看病,男女授受不亲,他只用一根红线缚在刘小姐的右手 腕,然后把红线头合在自己掌心,平心静气,调定呼吸,用心感受,片刻说:“小姐心有忧郁,肝火过旺。似有丧亲之痛在心郁结,郁结已久,化为相火,上冲神 室,故有时昏迷。法当清肝养阴,安神理脾。五剂可愈。”说完写下方子:栀子十三钱,黄连一钱,麦冬三钱,白芍三钱,白薇三钱,丹参三钱,龙骨五钱,枣仁三 钱。清心平肝,早晚温服。刘小姐服用成孝天开的中药,果然五剂痊愈。刘家上下感激。刘小姐在三年前丧母,此后,一直抑郁不乐,日久成病。成孝天竟然能从脉 象里判断出刘小姐有丧亲之痛在心,让刘家人钦佩不已,可谓神医。红线诊脉是形式,全凭气的感应。孝天谦和秀气,饱读诗书,精通岐黄,善写颜体真楷,他的处 方刘小姐珍若拱璧。那天诊脉,孝天论述病情,当听到“似有丧亲之痛在心郁结”,刘小姐大为吃惊,心思全被说中了,偷偷地通过纱帘缝隙看了成孝天一眼。这一 看,竟然生出一段情愫,引出一段姻缘。
刘家小姐已经到谈婚论嫁的年龄,刘家家道殷实,上门提亲的人很多,可是小姐死活不同意。时间一长,父亲感到奇怪。一天,刘员外在花园凉亭小坐,偶然听见小姐在院中栀子花下吟咏宋人姜夔的《踏莎行》词: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刘 员外为人风雅博学,与文人雅士交往,家中时有文华聚会。刘小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诗赋文学。刘员外听出女儿有意中人了,难怪给她提亲,一概拒绝。刘员外默 不作声。待小姐走后,他才离开花园,令家人把服侍小姐的丫鬟碧儿叫过来,问小姐可有心思。碧儿知道小姐喜欢成孝天,只是苦于不好开口,经常叹息,不是吟咏 古人情诗情词抒怀,就是在房中踱步叹息。碧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今日见老爷过问,索性说了出来,说:“老爷,小姐的心思,全在成公子身上。”这一说,刘 员外马上明白了:“唉,我老糊涂了。”刘员外也喜欢这个年轻郎中,只是,没想过把女儿许配给他。刘员外亲自出门打听到成孝天尚未婚配,家中只有父亲,母亲 已经去世,成家虽非大富大贵,但家道小康,衣食无忧。刘员外请来朋友中与成家父子有深交的清静居士张雅和先生说媒,一说即合。就这样,刘玉芳和成孝天结为 夫妻。夫妻恩爱,一年后,生长子慈玉。第二年,生女儿润玉。转眼,成孝天二十岁了。从十八岁以后,益生堂的诊治主要由成孝天负责,孙道爷经常云游在外,云 踪不定。他来时,经常会带些山中炼制的丹药给孝天,告诉他用法用量。有时也会说,某年某月将发生什么疾病,应该提前准备何种药材,配制何种药剂。仿佛事能 前知。当孝天问他时,他总说:“孝天,你把《黄帝内经》里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 大论》六篇研究精通,就能通达天道,明达人道,则‘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心’。”孝天唯唯,决心精研《黄帝内经》。孝天二十岁这年,孙道爷说:“我是出家 人,念你一片孝心,故传你医道,广积阴德,自然能超度汝母。我将他往,三十年后,还有见面因缘。这益生堂就交给你了,莫负己愿,莫负师心。老子曰:‘益生 曰祥’。愿你‘做益生事,救世间苦。’”当晚,孙道爷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出现过。
时光荏苒,孝天年过半百,独立行医,对妇科的研究达到神妙 之境,经、带、孕、产、乳、外阴、杂病,无所不精。对于产科、胎孕之症,一律免费,对经带之病,只收半价。对其他杂症,收取微薄费用以养家。三十年中救活 了胎产危难妇女一千八百名,其他病症,活人无数。长安市民称他为“天医星”下凡。孝天为人淡泊,和父亲一样,乐施好善,平易近人。闲时喜欢读经史文章,作 诗明志曰:
医罢长啸也饮酒, 闲来花下读春秋。
独善其身与邻安, 何曾醉梦名不朽?
看官,闲暇时也把医疗心得、奇症杂方、医案经验写成书,也教导儿子慈玉和女儿润玉学医。他整理出了常见病日用方,名《孝子事亲方》,刊行于世,印赠多方。许多乡村山野的人家,读此方,就可于平日为父母诊治。他在序言里说:
“孝子于医,不可不知。父母有疾,知医者明轻重缓急,知内外表里,辩温热寒湿,别阴阳虚实,及时配制方药,安亲之脏腑,减亲之苦痛,疗亲之疾病,延亲之寿命。所谓孝者,莫重于寿亲养老也。”
笔 者多说几句闲话。成孝天的医术,在大明朝被发扬光大。他将医术传给华岳散人。洪武二十五年,张三丰真人远走云南。这年,北京有一男孩降世,取名金英。嘉靖 四十年,浙江山阴有一男孩降世,取名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许多学中医的人都知道他。神宗万历二年,十三岁的张景岳随父亲宦游至京城,拜一百七十多岁的 隐世高人、名医金英为师,学习医道、丹道。金英乃华岳散人弟子,得传成孝天医道,尤精妇科。张景岳成了苍生大医,一生医道,得益于道医,著有《景岳全 书》,内有《妇人规》一书,专讲妇科,多有成孝天、华岳散人心法在中。这是后话不提,景岳医道,源于道医,与成孝天访道修仙的经历有关。
且 说年过半百的成孝天某晚梦见自己被神人带到天宫,见到母亲,殿宇金碧辉煌,母亲周身有光,说:“儿啊,你的阴德使我超升天界。”天上充满阳光,祥云飘动, 仙鹤飞翔。他没有见过母亲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这次一见到她,就知道是母亲,不用语言,一切都是直觉,都是无声的心灵交流。自己刚想说话,就醒了。醒后 把梦境告诉父亲,孝天描述了母亲的模样。“儿啊。”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万语千言,只此一句。
成天功这年七十有三。民谚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孔子七十三岁,孟子八十四岁。圣人的寿数尚且如此,平民百姓更难说。成天功年老体衰,儿子陪他游览长安城南的杜甫草堂,天功忽然吟诵杜甫的《曲江》诗: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吟 罢杜诗,对儿子说:“孝儿,汝母亲超度升天,只有老父偶延残喘。为父岁月不多,汝母得到超度,而汝父流浪阴间,如何超度,汝深思否?”这一问把孝天问呆 了。是啊,三十年来,自己想的全是如何超度母亲,回报母恩,全然未想到老父。实际上父亲的恩德更大,父亲既当爹,又当妈地把自己抓养大,怎么早没想到这个 问题?他异常困惑,将后如何超度父亲?
孝天路过南城门,遇见一个云游道人摆卦摊,道人穿着淡蓝长袍,留着三绺长须,步履轻盈,清瘦飘逸,双 目有神,瞳仁如漆,手执旗幡,上书:“求疑诀难”。他想起四十年前遇见孙道爷的事,便请道长指点。道长看看相,问了孝天生辰八字,左手掐掐算算,说:“先 生从医。”孝天点点头,道人又说:“先生印堂发亮,大有阴德。”孝天不语。道人又说:“先生幼时丧母。”孝天有点吃惊。说自己从医,这里的人大多知道,身 上也有药香。幼年丧母之事,邻里尽知。转念一想,不再惊异。道人见他有不信的神情,便说:“先生眉淡,面瘦,颈长,下巴略尖。虽有清秀仙风,且是孤相。先 生额头宽于常人,乃是异相。额头宽,则父在高堂。故知先生幼年丧母。”对于道人的相法孝天颇感意外,沉默不语。道人让他写一个字,孝天看见街坊王麻子正炸 油条,便写下“釜”字。釜者,锅也。道人看着 “釜”字说:“为父求占,父已暮年。老运将至,心如熬煎。”孝天大惊,这才是自己的心事,忙问道人:“仙长何知我为父求占?”道人笑道:“字者,意也。意 者,心也。字能表象达意,故善占者,见字知意。‘釜’字,上有‘父’头,知道你为高堂老父求占。下有‘金’底,则知家道殷实,只是汝父年老,忧患在心。 ‘金’者,秋也。人到暮年,如同万物入秋,将有落叶调零之时。但汝父尚健,无病无灾,因其身有‘金气’。金气者,元气也。釜用以煮物熟食,下必用火,火 者,心也。可知汝父心火过旺,内有忧患。”孝天听呆了,没想到道人能从一个字中说出自己的全部心思。“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父年高,一旦百年,如何超 度?”道人闻言,说:“何必到百年之后才超度?君不闻‘一人得道,九祖升天’乎?‘釜’字下有‘金’字,汝父子可修炼金丹大道,必定即生成仙,何患不能超 度?古人有‘破釜沉舟,以成大事’之勇,先生要修道,于尘情恩爱,要有此‘破釜沉舟’之气,才能成道。”孝天闻言,豁然开朗。急问:“老神仙,能教我父子 修仙否?”说罢跪下磕头。道人扶起他:“山人云游,行踪不定,有位道友隐居终南元阳洞修仙。你去找他,定能如愿。”说罢,告诉他进入终南山元阳洞的路线。 孝天感激涕零。回到家后和父亲说明此事,父亲深表赞同。孝天就把益生堂交给儿子慈玉经营,自己和老父打点行装,入山访道。孝天赋诗言志:
男儿求道入深山,
不遇真仙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数 百年后,有位改天换地的伟大人物出世,精通老子道学,少年时告别其父,外出求学,写有一诗,语句奇特,与成孝天此诗大体相同,只是前两句是:“孩儿立志出 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后两句完全相同,真是千古奇事。闲话不提,且说三丰先生回到元阳洞的第三天,洞门外来了一位老者和一位中年汉子,风尘仆仆,正是 成家父子。三丰静坐,知道其中因缘,请天功、孝天父子进洞。成家父子见了三丰,跪拜不起。三丰扶起两人,说:“汝等来意,我已尽知。”安排他们住进洞中, 告诉他们如何生火造饭。之后,三丰先生天天打坐洞中,很少出门,既不讲经说法,更不传诀授道,一任成家父子自己做饭,或到山中周游、采药。三丰很少说话, 不像对待龙啸云、金蝉儿一样,教他们识字读书,吟咏诗词,聆听典故。三丰对成家父子像对陌生人。三丰辟谷不食,常在定中,成家父子不敢多言,就到山中采集 名药。洞中炼制药物的器具一应俱全。父子炼制丹药,自服之余,储存洞府。三丰经常一定数日,端坐石凳,如同雕像,成家父子不敢打扰,有时三丰周围真气如 电,十米之内,人不可近,人若稍近,有电击雷轰的感觉。夜里,三丰散开的长发会突然竖起来,像把宝剑,直直地指向虚空,自然地束紧,发出蓝蓝的光华。三丰 如处在蓝蓝的、幽幽的太虚中,没有山,没有洞,没有成家父子,也没有自我,一切都是蓝幽幽的光。直到东方既白,竖起的长发才散落开来。孝天好奇,走近看究 竟,刚一近身,突然感到如电击一般被弹出一丈外,成家父子更加敬畏,不敢轻易打扰三丰打坐。时间过去了三个月,成孝天没有怀疑三丰的用心,他想,师父这 样,必有用意,三丰是指引道人的道友,肯定是得道高人,如今什么也不说,或是时候未到,或者在考验徒弟的耐心吧。孙道爷说过,古来真人考验弟子,砍柴三 年,挑水三年,推磨三年,所谓“三年九载关”,九年心念不动,师父觉得孺子可教,会传道给你。如今不过是三月九十天。这样一想,父子安然,乐得山中悠游、 采药、吟诗,阅读洞中道书仙经,间或按照理解调息打坐,三丰先生静坐时他们依样静坐,三丰浑如未见。倒是成天功雅兴不减,吟了几首古风、七绝,偶尔也当着 三丰诵读,三丰漠如未闻。其中一首写道:
洞门云掩人不知,中有仙人坐不寝。
床堆古卷黄庭贴,壁挂陈木雷阳琴。
苍猿悄然来献果,老鹤玄静伫听经。
剑光护体人难见,我知道人在大定。
三 丰喜欢王羲之书法,尤其喜欢羲之和七世孙智勇的草书,醉心张旭、怀素从羲之草书变化而来的狂草,三丰容剑术道法于笔势独创龙形大草。元阳洞藏有名家法帖, 特别是王羲之书《黄庭经》拓本,乃唐时旧刻。王羲之爱鹅成癖。山阴真仙观张道士想请羲之写一卷《黄庭经》。但羲之不肯轻易替人写经。张道士知羲之爱鹅,特 地养了一群好鹅。听说真仙观有鹅,羲之跑去观赏,正是:
清溪鹅戏水,不知雅士来。
白羽衬红顶,悠游逗人爱。
羲 之看得入迷,求道士把群鹅卖给他。道士笑道:“王公爱鹅,天下尽知,卖君俗,送君雅。”品茗时张道士说仙经久阅已坏,请王公为他誊写《黄庭经》一卷。” 羲之毫不犹豫,当天就在道观抄完仙经,领鹅回家。这就是“写经换鹅”的风雅典故。“将欲取之,必先与之”,道人深谙此道。三丰闲来展玩此经,修仙养性。成 家父子写得一手好字,见洞中法帖甚多,闲时也翻阅展玩,多是坊间罕见、碑林难觅的珍本。这三月中成家父子读了不少道书,像陈抟祖师的《高阳集》、《指玄 篇》,钟吕二位真人的《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张伯端真人的《悟真篇》,虽然不是很懂,但孝天自小博闻强记,很多诗词过目成诵,记下了不少道学经 典。洞中也有佛经如《金刚经》、《圆觉经》、《楞严经》,父子随缘阅读。但成孝天最喜欢的还是刘向的《列仙传》、葛洪的《神仙传》,沈芬的《续仙传》,杜 光庭的《庸城集仙录》,每读仙传,父子感叹不已,立志学习前辈真人,求仙的志向更加坚定。三丰先生很少说话,一切任其自然发展。成家父子读书之余,自习静 坐。孝天精通中医,对阴阳变化、经脉脏腑,烂熟于心,学道时倍感亲切。他向父亲讲解读书心得,一边采药,一边探道。由秋入冬,山中红枫,老干纵横,如今层 林雪染,万山银装。大雪封山,不便采药,父子就在元阳洞前赏雪。群山连绵,白雪皑皑,冻云浮动,松岭迷蒙,近处那觅食的松鼠苍猿,攀跳树上,碎雪纷纷,冰 霄漠漠。苍狼踏雪,虎豹潜踪。天功睹景而吟: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这是唐代 诗人祖咏名作,祖咏参加诗赋科考,主考要求写一首五言律诗,祖咏写完四句就交卷,主考问他为何不把诗写完,律诗共八句。祖咏说“意已尽”,再写就是画蛇添 足。结果,祖咏落榜,诗传千古。成家父子一时兴起,吟咏古人雪景名诗,打发山中寂寞岁月。天功接着吟出晋陶渊明的《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孝天文学功底不如老父,可妻子玉芳是闺中诗家,听也听会了数百首。他吟出韩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天功笑道:“现在正是初冬,尚未至初春,这首不算,眼前风光,道来。”孝天遂吟咏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终南山中,林木雪白,若梨花盛开。天功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这两句是眼前光景。”说着吟出唐人高骈的《对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孝天笑道:“前两句是眼前光景,后两句该改成‘如今好上高峰望,盖尽人间恶路歧’,才是眼前光景。”说罢,吟出唐人元稹的《南秦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这是眼前光景。你看,那岭头浓云堆集,大雪如尘,纷纷而下。千峰笋立,石如珠玉;万树驻雪,如云罩头,好诗!”天功感叹罢,吟出唐代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孝天说:“前两句是眼前光景,这终南山中,只见溪流,不见大江,倒有万千飞瀑,化万千溪流。如今溪流停歌,瀑布止奔。”天功想了想,说:“白居易的《夜雪》所写是眼前光景。”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孝天道:“此诗未写雪下得如何大,且以‘时闻折竹声’写出门外的雪是如何之大。好诗。”天功望远,吟出唐代徐铉的《和箫郎中小雪日作》: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寒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孝天听出老父的沧桑感叹,鬓染霜华,流年如此。孝天沉默,入山修道,本为父子解脱,谁知入山三月,师尊什么道要未讲。正在这时,成家父子听见三丰先生在洞中说:“修道之人,生死为大,为何吟风赏雪,虚度光阴?不见海蟾祖师说:
工巧文章与辞赋,多能碍且修行路。
依马文章非足贵,掀天身价有如何?”
成家父子闻言,大为惭愧。孝天听见三丰说话,知道先生出定。他和父亲进洞后跪在三丰足下,孝天说:“仙长慈悲,弟子入山数月,只为求道,望仙长指示。”
三 丰先生问孝天:“孝顺汝父否?”孝天闻言,便说:“弟子一心孝父,只为孝顺家父,故携父入山修道,愿得解脱。”三丰先生淡然说:“孝即是道,更于何处求 道?”说完,闭目打坐,不再理会。孝天一愣,他说:“是啊,孝即是道,道即是天。孝外无道,道外无孝。佛成佛而度父母是孝,道成仙,九祖升天是孝。”三丰 微微一笑,说:“世上无不孝的圣贤,天上无不孝的神仙。汝所欠者,成仙之阴德尔。《太上感应篇》云:‘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 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圣祖之言,岂虚言哉!汝父子虽有仙缘,但欠仙骨。这三月汝父 子采药名山,翻山涉水,炼制名药,服食养气,已在无形中磨练筋骨,改换凡质。何非修炼?若明言于汝,或生疑惑,或生执着,或生勤惰,皆失自然。今则不修而 修,不炼而炼,凡胎已换,何非仙缘?不见黄山谷诗云:‘世人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陈后山云:‘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学书、学诗、学仙,换 骨为第一。汝父子三月间凡骨得换,得非阴德之佑乎?得非真人之助乎?”孝天闻言,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顿明尊师的良苦用心与出奇教化,遂作诗云:(注: 兰亭,指王羲之行书名作《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推崇。)
为孝来求道,今知只此心。
心坚天命在,随处望神京。
三丰先生闻言,道:“修道的人,不以忠孝立基,尽是虚谈。本立而道生,德修而药化。神修丹法,不离根本。”说罢朗吟:
道之灵兮德力根,心之诚兮欲扫清。
除尽诡诈奸巧病,忠孝二字列仙真。
三 丰的声音在元阳洞回响,如同大钟被敲响,洪亮的钟声阵阵回荡,飘出洞门,雪天苍宇传荡着一个“孝”字,嗡嗡作响。成家父子心生法喜,容颜舒展,汗流浃背, 那一刻,仿佛见到了本来面目。晋代真人许逊创立了仙道“净明派”,这净明派以“忠孝”为修仙的根基,世称此派为“净明忠孝派”。许真人传道人间,至吕洞宾 真人,大力倡导修仙以忠孝里根基,降乩人间,著《忠孝诰》以醒世度人。这是明末清初之事,笔者不过借此说明千古道脉,相续不绝。正是:
得见神仙一面难,况与神仙对面谈。
能从神仙修大道,换骨金丹性命圆。
三 丰先生见天功、孝天开悟,便说:“我只收孝天为徒,天功先生,与我道友相称。再过十天,小徒龙啸云和金蝉儿夫妻入山,届时可与汝父子一同下山。今冬长安城 将有异灾,汝等齐心协力,救民于水火。当以医道,广积阴德,以作修仙资粮。”这三月中,三丰静心推算天下大运,推算莫邪岛外道高化兄弟行踪,寻思取剑之 计。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